《钱法论》是明代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钱法论
莫善于国朝之钱法,莫不善于国朝之行钱。考之史:景王铸大钱,周钱盖一变。汉承秦半两,已为荚钱,为四铢,为三铢,为五铢,为赤仄,为三官。逮于灵、献,为四出,为小钱。汉钱凡九变,唐铸开通,已更铸大钱,则有乾封、乾元,重棱,唐钱凡四变。宋仿开通旧式,西事起铸大钱,崇宁铸当十,嘉定铸当五,又杂用铁钱、交子、会子,而法弥弊。宋钱亦三四变。每钱之变,货物腾跃,轻重无常,而民苦之。国朝自洪武至正德十帝而仅四铸,以后帝一铸,至万历而制益精。钱式每百重十有三两,轮郭周正,字文明洁,盖仿古不爱铜惜工之意。而又三百年来无改变之令,市价有恒,钱文不乱,民称便焉。此钱法之善也。然至于今,物日重,钱日轻,盗铸云起,而上所操以衡万物之权,至于不得用,何哉?盖古之行钱者,不独布之于下,而亦收之于上。汉律:人出算百二十钱,是口赋之入以钱。管子盐厕:“万阵之国,为钱三千万。”是盐铁之入以钱。商贾缗钱四千而一算,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一算,商贾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是关市之入以钱。令民占卖酒,租升四钱,是榷酤之入以钱。隆虑公主以钱千万为子赎死,是罚锾之入以钱。晋氏南渡,凡田宅奴婢马牛之券,每直一万税四百,是契税之入以钱。张方平言屋庐正税茶盐酒醋之课率钱,募役青苗入息之法,以敛天下之钱而上之,赉予禄给,虑无不用。钱自上下,自下上,流而不穷者,钱之为道也。今之钱则下而不上,伪钱之所以日售,而制钱日壅,未必不由此也。请略仿前代之制,凡州县之存留支放,一切以钱代之。使天下非制钱不敢入于官而钱重,钱重,而上之权重。贾山有言:“钱者,无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也。”故计本程息之利小,权归于上之利大。今市肆之钱恶,而制钱亦与俱恶,以故市肆之钱贱,而制钱亦与俱贱。是上无权,以下为权也。上亦何利之有?此无他,上不收钱,钱不重也。愚故曰:莫不善于今之行钱,是贾生所谓“退七福而行博祸”者也。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他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后又参加抗清起义。多次拒绝清廷荐举。其研究学问、为文作诗,都主张经世致用。他的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密,且文情并茂。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痛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