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寺
湖北武汉寺庙
铁佛寺,位于汉阳区添福巷95号,距归元寺200米,曾为归元寺下院,弥宝等高僧曾在此修行。
寺庙简介
这座寺庙位于汉阳区添福巷95号。始建于前唐,几经兵变,虽然曾为归元寺下院,存在时间却比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建成的归元寺要早得多。
今天寺内仅存有大雄宝殿,也就是整个寺庙的主体。大雄宝殿的大红门上雕有梅、兰、竹、菊“植物四君子”图案,外墙上有“二狮戏珠”的墙雕。虽然殿面不大,寺内供奉神像确实高大、庄严、巍峨……别有一番大气。在这里,有很多尼众远离尘世,参修佛法,终日,佛音缭绕。整个寺院建筑曾经分为四进,山门后依次是铁佛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均为木制结构。附属建筑中有菜园及花草树木等,左起添福巷,右至营房巷,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
寺体几经战火焚毁,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桂月和尚重建。寺名之所以为“铁佛寺”,是因为寺内曾存放过一尊1.58米高的铁佛,而此铁佛已于几十年前不幸被拉走作为炼铁原料。寺内还曾藏有石狮、石榴花塔等文物。铁佛寺距归元寺200米,曾为归元寺下院,弥宝等高僧曾在此修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铁佛寺遭到破坏,佛像、佛龛、寺宇建筑荡然无存。1997年由铁佛寺尼众集资、在清末遗址上修建了住房,1999年修建大雄宝殿。2000年铁佛寺又买回居民地修建寮房。如今整个寺院分三进,进山门后,是宽敞的通道,供弥勒佛和韦驮菩萨,之后是大雄宝殿。通道两边是宿舍楼,一楼有客堂和斋堂。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
佛寺高僧
弥 宝(1900—1969年) 高僧。俗姓杜,名少康,号从玉。吴山唐王店人。8岁礼本县东峰寺宏波和尚披剃。1919年到汉阳归元寺礼福田和尚受具足戒。1936年至1948年先后在汉阳归元寺、栖贤寺,汉口十方寺,武昌普渡寺传授弟子5000余人,影响三镇四众。历任武昌龙华寺、归元寺方丈,汉阳区、武汉市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常务理事,武汉对外文化协会理事,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土地改革时,弥宝力排众议,将庙田、寺藏金银退还归元寺佃农。1953年归元寺改选,弥宝主张改方丈制为委员制,结束了归元寺数百年世袭的方丈“传法制”。1957年参加中国佛教协会护送佛牙代表团。1961年作为中国十大名僧之一,随周总理访问缅甸独立节,参加缅甸建国12周年庆典。1969年在汉阳铁佛寺圆寂。
旅游信息
武汉铁佛寺位于汉阳西大街营房巷与添福巷的交会处,虽然同在翠微路上,铁佛寺与归元寺确实天渊之别。 归元寺名声海外,凡武汉观光旅游的,归元寺是必游之地。俗话说到,武汉不去归元寺数罗汉算您白来了,由此可见一般。然而提到铁佛寺的名字,就武汉本地人也未必知晓,更别说它的具体位置了。 汉阳铁佛寺隐居在拥挤的民居深处,在归元寺新址出口处过马路进西大街,问问上了年纪的太婆,她们会热情告诉铁佛寺具体位置。寺院特有的黄色围墙与周围参差不齐的民房格格不入,居民区的麻将声与寺庙里传来的诵经声更是格格不入。但这所有的一切又都在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里融合在了一起。作为喜好清净的人来说,铁佛寺的确是一个良好的游览之所。
虽然铁佛寺远远不及归元寺香火旺盛,但仍然有很多善男信女来烧香拜佛,仍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尼众来此求神拜佛,因此它依然无怨、默默地存在于世间……也许,在尘世间,佛法只是人们寻找心灵的归依,而寺院则是人们精神寄托的实体。
寺内文学
1、 汉阳铁佛寺竹枝词
沙月
古寺唐风故址存,
明黄经卷报佛恩。
纸钱超度亡灵去,
尼众回眸笑铁门。
2、 铁佛寺石榴花塔故事
说起《窦娥冤》,大家并不陌生。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的这一悲剧代表作,曾改编成八十余个剧种及电影作品,剧中描述了弱女子窦娥被无赖诬陷、继被官府错判刑斩的悲情故事。其实,在古汉阳也有过类似《窦娥冤》的惨剧,而且被载入《宋史·五行志》中。这个发生在宋代的“汉阳版窦娥冤”,不光在史籍中能觅到痕迹,在我们武汉现存的文物中也能寻访到佐证,那就是位于汉阳公园里的石榴花塔。石榴花塔原在铁佛寺内。
文物保护
公园一隅存古塔,石榴花塔立于3米高石墩之上,连同底座共4层,塔身净高4米余,主体呈六角形,实心青石所砌,塔顶舒翼檐角;顶层正面刻有楷书“石榴花塔”四字。
沿着塔旁长满青苔的红砂石台阶拾级而上,可见二层正面镌有《建塔缘由》。镶嵌在塔身北侧的石板上,镌《迁塔小志》曰: “石榴花塔本事见于《宋史》,带有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积极意义。塔原在添福巷,风雨侵蚀,年久失修。为此移来修复,以供观赏,以存古迹。塔底座东墙中央,镶着白色石板制成的文物保护标志,表明:1983年4月,该塔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堪比窦娥的千古奇冤
品读塔上的《建塔缘由》,查阅史志文献和地方掌故,古汉阳一桩令人揪心的旧事“浮出水面”: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汉阳城西有一寡妇,多年独自撑持家务,勤劳耕织,尽心竭力照料体弱多病的婆婆,供养尚未成年的小姑。街坊邻里无不夸赞她是孝妇。
一日,孝妇杀鸡煨汤,孝敬婆婆。岂料婆婆喝罢鸡汤,旋即不知何因暴病而亡。小姑见母亲喝了鸡汤断气,疑为其嫂下毒,便将孝妇告到官衙。
审案的糊涂官听信讼告,未辨真伪,便下令将寡妇拘传到堂,惊堂木拍得震天价响,吼道:“大胆恶妇,你婆婆乃因喝鸡汤身亡,分明是你嫌弃她体弱多病,故而下毒所致。快快从实招来!” 孝妇大呼冤枉,请青天大老爷明察。“鸡,是你亲手所杀;汤,是你亲手所煨;盛汤喂汤亦是你亲手所为。下毒之人除你之外,岂有他人?”糊涂官鼓眼圆睁,重拍惊堂木:“来人哪,大刑伺候!”几番重刑,孝妇被屈打成招,判死罪,却无以自明。
天彰奇冤榴枝活
临刑前,孝妇身穿白色孝服,肩扛枷锁,缓步走向汉阳城西门外刑场。悲愤交加却无处伸冤的她目睹路边石榴花怒放,请求行刑者允其折一截石榴花枝。行刑者问其缘由,孝妇仰天祷诉:“吾若毒死婆婆,此枝即枯瘁。若吾冤屈,此枝将复生矣。”行刑者答应了她的请求,她将石榴花枝插于刑场旁的石缝中。
孝妇死后,这石榴花枝竟然奇迹般地复活,数年后长成一株秀茂成荫的石榴树,年年开出殷红似血的花朵,结出红果。人们认为此系天彰奇冤,深哀孝妇无辜蒙难,于是立石塔于汉阳城西门外一里处的这株石榴树之侧,名曰“石榴花塔”,以表其事。
此事不仅在汉阳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被载入《宋史·五行志》:“绍兴间,汉阳军(注:此“军”为宋代行政区域)有插榴枝於石罅,秀茂成荫,岁有华实”。石榴花塔比《窦娥冤》问世早百余年,铭有“天彰奇冤榴枝活”的奇事。后来《窦娥冤》中“雪飞六月、楚州亢旱三年”的艺术处理,竟与此前的石榴花塔所表“人之意感应通天”如出一辙!明初,汉阳县掌管文庙祭祀、教育的地方学官——教谕赵弼曾赋诗悲叹:孝意翻成逆意终,芳容屈死恨无穷。至今塔畔榴花放,朵朵浑如泪血红。
命运多舛的石榴花塔
始建于宋代的石榴花塔揭露了草菅人命的封建统治和旧时底层妇女的悲惨命运,与《窦娥冤》异曲同工,是当今武汉罕见的涉及古代刑案的文物。
南宋以后,该塔历经数百年风雨,渐渐废圮。明嘉靖六年(1527),汉阳主事(督管府境储粮事务的官员)黄一道深感“孝妇之冤弗白于人而白于天”之事不可不传,他认为此塔既可劝勉百姓尽行孝悌,又可警醒司刑者藉此前车之鉴、审慎断案。在这位黄主事的倡导之下,于原地重新立塔,黄还亲自撰文,刻碑为志。清代至民国初,此塔屡毁屡建: 乾隆四十二年(1777),汉阳知县王嵩高从民间菜园中找到黄一道撰文的石榴花塔及碑,并寻得遗址,修葺竖立。咸丰初(1851—1852),太平军四克汉阳,与清军交火,塔、碑因兵焚俱毁。同治二年(1863),汉阳知府周乐主持重建,后又毁。光绪二十二年(1896),汉阳知府余肇康再度组织修复。辛亥首义阳夏之战期间,该塔在炮火中夷为平地。民国七年(1918),汉阳地方绅商集资,在铁佛寺附近的添福巷重修石榴花塔。1963年,因市政建设,此塔迁至汉阳公园,并在其旁植石榴树数株,至今。
大事记
前唐时期,铁佛寺始建,后毁。
1892年(清朝光绪十八年)由桂月和尚重建,寺名之所以为“铁佛寺”,是因为寺内曾存放过一尊1.58米高的铁佛。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铁佛寺遭到冲击,佛像佛龛、寺宇建筑荡然无存。那尊铁佛,也不幸被拉走作为炼铁原料。寺院内的石狮、石榴花塔等文物同样被运走,而后置于汉阳公园。
1978年“五七”干校学员返城的时候,铁佛寺有过一段尼俗混居的日子。
1985年,铁佛寺送照莲法师至莲溪寺学习,现任苏州文山寺住持。
1987年,铁佛寺送宏缘、宏灵法师至厦门佛学院学习,现宏缘法师任普陀山常乐庵当家,宏灵法师在铁佛寺任客堂知客。1993年,铁佛寺登记为正式开放场所。
1996年,武汉市佛教协会将铁佛寺的一处寮房开发,建成一栋3层楼房,铁佛寺内10多户人家迁出,比丘尼48人得在此安心事佛。
1997年,铁佛寺尼众集资,由佛教协会支持修建住房,解决尼众居住问题。
1999年修建大雄宝殿。
2000年,铁佛寺又买回近100平方米的居住地修建寮房。
2003年法缘法师在厦门佛学院就读完毕后留下任教。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22:21
目录
概述
寺庙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