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镇
黑龙江省伊春市下辖镇
铁力镇,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铁力市西部、小兴安岭山脉西南平原区,东与桃山镇毗邻,南、西隔呼兰河与年丰朝鲜族乡、王杨乡相望,北与工农乡接壤。铁力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铁力镇行政区域面积40.67平方千米。2018年末,铁力镇户籍人口102438人。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铁山包协领署。
民国四年(1915年),设铁骊设治局。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在此设伪铁骊县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铁骊区。
1955年,设铁骊镇。
1956年,改名铁力镇。
1958年9月,改铁力镇公社。
1980年,改铁力镇。
行政区划
2011年,铁力镇辖:西城、宏伟、正阳、站前、团结、东岗、东林、东风、群英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满天红、满江红、东兴、东胜、五一、山头6个村民委员会。
2019年10月,铁力镇辖10个社区和6个行政村:西城、宏伟、正阳、站前、群英、团结、东林、东岗、东风,满天红、满江红、东兴、五一、山头、东胜。
2022年辖9社区6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铁力镇地处铁力市西部、小兴安岭山脉西南平原区,东与桃山镇毗邻,南、西隔呼兰河与年丰乡、王杨乡相望,北与工农乡接壤;为铁力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铁力镇行政区域面积40.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铁力镇为呼兰河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干燥、严寒;早春低温多雨雪易涝,暮春少雨易干旱;夏季温和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
水文
铁力镇有呼兰河过境,从满江红村入境到满天红村一组出境进入工农乡,境内6.1千米,流域面积40.6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00%。
自然灾害
铁力镇地处半山区,气候变化显著,低温、霜冻、洪涝、干旱、暴风、冰雹和虫害时有发生,冰雹平均两年遭遇一次。
自然资源
铁力镇境内自然资源野生动物有野猪、野鸡、林蛙、孢子等。药用植物有人参、刺五加、五味子等,特产有木耳、榛子、松树子、元蘑、榛蘑、草蘑、山茄子、蕨菜、桑芹等。有红松、桦树、杨树、极树、水曲柳等树种。
人口民族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铁力镇辖区总人口10.7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88万人,城镇化率91.8%。总人口中,男性5.34万人,占49.6%;女性5.42万人,占50.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0.71万人,占99.5%;有朝鲜、回、满等7个少数民族,共526人,占0.5%。2011年,人口出生率6.65‰,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2.65‰。
2018年末,铁力镇户籍人口10243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铁力镇 初步形成以采石业、木材加工业、米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8.6亿元。
2018年,铁力镇有工业企业11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70个。
农业
2011年,铁力镇耕地面积2014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2011年,铁力镇农作物以种植水稻、大豆、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599吨,蔬菜15375吨。
2011年,铁力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奶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9万头,年末存栏2万头;羊饲养量1566只,年末存栏616只;牛饲养量10500头,年末存栏9121头;家禽饲养量289.3万羽,上市家禽234.9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395吨;畜牧业总产值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2.3%。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铁力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中心16个;图书室16个,藏书5万余册。
医疗卫生
2011年,铁力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病床46张。专业卫生人员114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53人,注册护士36人。
体育事业
2011年,铁力镇有10个社区和4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8%。
广播电视
2011年,铁力镇有线电视用户37320户,人户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铁力镇有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6人,支出6.48万元。
2011年,铁力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72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6万元。
2011年,铁力镇有社区救助站10个,救助中心1个。
2011年,铁力镇有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6万元,参保率82.6%。
交通
铁力镇境内有哈(尔滨)佳(木斯)铁路过境并设有车站。哈(尔滨)伊(春)高速公路过境,在镇内有出口,通往哈尔滨和伊春。
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荣获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铁力镇2019年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31 11: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