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图》是明代画家
吴伟创作的纸本白描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作内容
此画描绘庭院四周设有山石和几株虬松和槐树。松树干盘绕虬曲,根部露裸出土,枝叶茂密挺劲;右边坡地上还有一些小花草点缀。画中的主要人物是元朝诗人
杨维祯,擅长吹笛。图中央主人公杨维祯端坐于坐椅上,庭间松柏交荫,成为吹笛娱乐的好场所。杨氏头戴华阳巾,侧身低首凝思,双目向下,长须垂胸,身穿宽服长袍,腰系宽带,右手上提似在按动着手指推敲曲谱。杨维祯身前有二仕女,前后列坐在圆凳上。一仕女右手置于膝盖上,左手抚脸,发髻上簪花;另一仕女,右手持一纱质纨扇,半遮脸部,或现或隐。杨维祯右侧站立着一位侍女,双手持有一较长的铁笛,人物各具神态。主人公左侧置放一石几,上面陈设着瓶花,书帙、笔筒、壶等文房用品。
款署:“成化岁次甲辰,四月廿八日,湖南小仙吴伟画。”图后有明祝允明、王宠、文彭,清姜绍书、颜世清,近人冯超然、吴湖帆等题跋。
创作背景
此《铁笛图》卷是以元代诗人杨维祯的遗事为题材的。据记载,杨维祯游太湖时,得莫邪剑,命冶人缑长弓铸镆铘铁笛,长三尺左右,吹之以奇音绝世。浙派创作题材有些是描写宗教人物故事,以及渔夫、樵者社会下层人们的生活,此《铁笛图》是吴伟白描人物山水画中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款署中成化岁次甲辰为成化二十年(1484年),吴伟时年26岁,为其传世最早作品。
艺术鉴赏
形象
画中人物造型高古,诸人情态生动而饶有意趣,画法纯仿李公麟白描法,线条细匀流畅,下笔一丝不苟,深得白描法精髓。
作者依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不同的神情,可谓曲尽其态,但他们的目光和神情都注视着主人公,好像在洗耳倾听主人的吹奏。此图背景和陈设都很简练,所有景物造型准确,质感很强,主题突出。
技法
画法纯以白描勾勒,笔致细腻,线条清圆秀润,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兴致所至吟诗作曲的舒畅心绪。用游丝描恰当地表现了仕女柔嫩的肌肤和稠密褶纹的衣裳,富有质感。
中国人物画十分注重线条运用,特别是服饰的褶纹,此图作者吴氏挥洒自如,形成了人物画线条美,树石的皴法,线条变化较多,粗细、浓淡、长短、干湿随意而出,笔势飞动,表现出一种动感。
名家点评
当代书画家
陈振濂:《铁笛图》成画时,吴伟只有二十七岁。我们只能说这是吴伟的天性如此,以后的为人行事,皆以此为准,但却不能说《铁笛图》是他概括自身的定鼎之作。只不过,长松翠柏下,独坐闲适,是隐士的格调,杨维桢有之,吴伟或许也向往这种生活?
历史传承
《铁笛图》曾经明张凤翼,清姜绍书、梁清标、周佐浚收藏。乾隆时入内府,后又经颜世清、蒋祖贻、吴湖帆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重要展览
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3月13日,“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铁笛图》在其中上期展出(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1月24日)。
作者简介
吴伟(1459—1508年),字士英,又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幼岁家道破落,被湖广左布政使钱昕收养,即学绘画。17岁至南京,受到公卿士大夫器重,声誉渐著。20多岁时游京师,应召入宫,宪宗授以锦衣卫镇抚,待诏仁智殿,因个性倔强,不事权贵,不久即放归南都,在金陵一带藉画谋生。30余岁孝宗登位时,二次征召入宫,待遇更高,授官锦衣百户,御赐“画状元”印,并恩准荣归老家武昌祭祖,在京赐西街府第,但他不耐拘束的性格和对官场的认识,使其在入宫两年后即“称疾归,居金陵秦淮上” (明·何乔远《名山藏》)。武宗继位后,于正德三年(1508年)再次召他入宫,他却因饮酒过度而猝死,年仅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