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莲
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
铁线莲(学名:Clematis florida Thunb.),又名东北铁线莲、架子菜,为毛茛科铁线莲属草质藤本植物。铁线莲长约1-2米。茎棕色或紫红色,具六条纵纹,节部膨大,被稀疏短柔毛;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至披针形;花单生于叶腋;萼片6枚,白色,倒卵圆形或匙形;雄蕊紫红色,花丝宽线形;子房狭卵形,被淡黄色柔毛。瘦果倒卵形,扁平,边缘增厚。
植物学史
发现历史
铁线莲原产于中国,1776 年被引入日本种植,并得到长时间培育。瑞典植物学家托恩贝里(Carl Peter Thunberg)在日本首次注意到这种植物,并为其命名。后来,美国植物学家亨利(Henry)在中国湖北省的宜昌附近发现了它的野生祖先形态。有植物学家经研究后,认为铁线莲与转子莲(Clematis patens)亲缘关系密切,可以合并为一个物种。但就园林用途而言,转子莲的显著特征是花梗上无苞片,三出复叶,小叶片背面无毛;而铁线莲为二回三出复叶,且叶片两面均不被毛。因此,不宜作为同一物种。
命名由来
铁线莲享有“藤本花卉皇后”的美誉,其学名为“Clematis florida”,其中属名“Clematis”源于希腊语“klematis”,意为攀援植物,指的是铁线莲为草质藤本攀援植物,种加词“florida”,意为“多花的”。因此,铁线莲的学名意为“多花的攀援植物”。由于铁线莲的茎又细又硬,看起来很像棕色或紫红色的细铁丝,而它的花朵看上去很像莲花,因此得名铁线莲。
形态特征
铁线莲为草质藤本植物,长约1-2米。
根、茎
根多数,肥厚。茎棕色或紫红色,具六条纵纹,节部膨大,被稀疏短柔毛。
小叶片狭卵形至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厘米,顶端钝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全缘,极稀有分裂,两面均不被毛,脉纹不显;小叶柄清晰能见,短或长达1厘米;叶柄长4厘米。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6-11厘米,近于无毛,在中下部生一对叶状苞片;苞片宽卵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3厘米,基部无柄或具短柄,被黄色柔毛;花开展,直径约5厘米;萼片6枚,白色,倒卵圆形或匙形,长达3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较尖,基部渐狭,内面无毛,外面沿三条直的中脉形成一线状披针形的带,密被绒毛,边缘无毛;雄蕊紫红色,花丝宽线形,无毛,花药侧生,长方矩圆形,较花丝为短;子房狭卵形,被淡黄色柔毛,花柱短,上部无毛,柱头膨大成头状,微2裂。
果实
瘦果倒卵形,扁平,边缘增厚,宿存花柱伸长成喙状,细瘦,下部有开展的短柔毛,上部无毛,膨大的柱头2裂。种子略带紫色,有丝状的尾部。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铁线莲原产于中国,后被日本、韩国等地引入。18世纪,又从日本传入英国,后广泛分布于各大洲,以北温带与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多。现被日本广泛栽培,在欧美地区的园林中应用较多。其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中国分布
铁线莲在中国主产于长江流域、华中等地,主要包括广西、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铁线莲多生于低山区的丘陵灌丛中,山谷、路旁及小溪边。其在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有生于高海拔的山野林缘中。铁线莲在野生环境下常与灌木丛伴生,最喜含锰的碱性士,有些变种可耐酸性土。
生长习性
铁线莲为喜光植物,喜侧方庇荫,耐寒冷、干旱,喜凉爽环境,最低可耐-20℃的低温。其肉质根喜凉爽、肥沃、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忌积水或夏季干旱而不能保水的土壤。铁线莲长势旺盛,适应性强,不同品种在栽培过程中,开花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情况下,铁线莲开花为6-8月,部分品种开花时间相对较早,为 4-5月。果期3-4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铁线莲的花为两性花,其可以同花授粉,也可以异花授粉。当花粉粒到达柱头,会萌发生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一直向下抵达子房,与子房内的胚珠结合完成受精,最终发育成种子。
人工繁殖
铁线莲可通过播种、扦插、压条、分株等方式繁殖,其中扦插是最常用的繁殖方式。
铁线莲播种繁殖,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播种,约3-4周即可发芽;秋季播种,要到春暖时种子才能萌发。子叶留土类型的种子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萌发,春化处理如用0-3℃的湿冷河沙低温冷藏种子40-50天,发芽约需9-10个月。有条件的话,可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休眠。铁线莲的播种一般采用苗床,播种后要覆盖细沙,并用竹块作拱并覆盖薄膜保湿,种子萌发后要逐渐揭去薄膜。
杂交铁线莲栽培变种以扦插繁殖为主。7-8月取半成熟枝条,在节间截取,节上具2芽。扦插基质用泥炭和砂各半,扦插深度为节上芽刚露出于土面,保持温度15-18℃。生根后上10厘米的花盆,在防冻的温床或温室内越冬。春季换15-20厘米的花盆,并移出室外。夏季需遮荫防阵雨,10月底即可移栽。
铁线莲的压条繁殖一般在3月进行,采用先年生较成熟枝条压条。由于铁线莲为藤本植物,采用覆地压条效果好。通常在1年内能生根,可在第二年春季切下生根的植株种植。
从生植株,可采用根芽进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宜在早春芽未萌动前进行,可将2-3年生的成年植株的根系挖出,并作利刀将根芽同根系一同切割后移栽定植。
栽培技术
选地
铁线莲可在阳台、露台、庭院等地种植,其栽培地每天需至少有2小时的直射光。中国南方地区因为夏天较热,因此最好有一定的萌蔽条件,如林缘、墙壁等处。露地栽培时,由于南方雨水多,因此需注意不能选择低洼涝地。
栽培管理
选择底部透水的花盆,基质以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干净为宜,盆表面可覆盖松鳞或者其他园艺覆盖物。肥料则以全营养控释肥为宜,可以加入一些骨粉或者其他完全发酵的有机肥。
铁线莲的露地栽培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地栽苗以带基质的容器苗为宜,栽培前容器苗需充分浸水。种植穴应大于容器苗的3-4倍,并混入一些专用栽培基质,施控释肥或有机肥为底肥,栽植深度以5-10厘米为宜。
肥水管理
铁线莲栽培需及时浇水,保持种植基质充分湿润,但注意不能积水。栽后几个月要注意充分浇水,使根部能向四周伸长。并施足底肥,平时可以用水溶性肥料进行补充。叶色发黄,斑驳,可能是缺元素的征兆,应及时增施相应肥料。
修剪绑蔓
春花类型铁线莲是新梢成花,因此春季萌发的新梢需适时绑缚引导枝条,以保证株形丰满美观,提高观赏效果。同时,在生长季节一般不进行修剪,以防剪除花芽,导致当年无花可赏。修剪可在秋季植株进入体眠后进行,剪除过于密集、纤细和徒长的茎蔓。铁线莲的茎细而脆容易折断,对茎蔓的绑缚牵引操作时要注意保护,以防折断。
病虫防治
铁线莲的常见病害有枯萎病、病毒病等,常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潜叶蝇等。
(一)枯萎病
铁线莲产生枯萎病的概率较高,该病害多出现在花期即将开始时土层表面的根部。在日常生活中,需及时观察铁线莲的枯萎状态,若发现病害情况较轻,可适时剪除其产生病害的枝叶。若病害程度较严重,需全部清除铁线莲根部以上的枝条,或喷施化学药剂杀菌。
(二)病毒病
当铁线莲产生病毒病时,叶片表面会产生较多黄斑,还会引发不同类型花朵的畸形,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防治此病需在日常管理中,高效控制外部和内部环境,增强防治效果,也可以喷洒抗菌剂401醋酸。
(一)红蜘蛛
红蜘蛛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较为潮湿闷热的环境产生的,进而吸食铁线莲新生的叶片或花芽、汁液,导致叶片逐渐枯萎,直到死亡。由于大多数的红蜘蛛比较畏光,因此夜间可在铁线莲的盆栽周围布置紫光灯,以达到驱虫的效果。若红蜘蛛的数量较多,可在红蜘蛛较为集中的叶片处喷洒稀释后的油质杀虫液。同时需注意避免喷洒到根茎处,防止受到药物侵袭影响铁线莲的后续生长。
(二)蚜虫
一般情况下,春末到初夏,铁线莲的蚜虫发病率极高,这主要是因为缺水。防治蚜虫需及时观测铁线莲的生长状态,控制温度以及湿度环境,避免过于干燥的环境。若在蚜虫生长的初期发现病害,可喷施适量的吡虫啉杀虫剂进行消杀,注意避免喷在铁线莲的根茎处。
(三)潜叶蝇
相较于常见的其它种类虫害,潜叶蝇幼虫对于铁线莲造成的为害影响相对较小,仅会对叶片的观赏性造成影响。若发现明显的潜叶蝇潜伏痕迹,要及时修剪整体枝叶,清除存在潜叶蝇痕迹的叶片。由于潜叶蝇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因此需注意在铁线莲叶片下隐藏的潜叶蝇幼虫及虫卵,全部清除存在污点的叶片。用75%浓度的酒精擦拭叶片,如若影响面积较大,需要对存在潜叶蝇痕迹的叶片进行全面的消杀工作,摘除叶片后适当喷洒杀虫剂,做好彻底杀虫处理。
近种区别
铁线莲与短柱铁线莲为同属相近种,两种植物的区别如下:
主要变种
铁线莲的变种有重瓣铁线莲、蕊瓣铁线莲、二色铁线莲、变色铁线莲等,具体如下: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铁线莲花大美丽,花型变化多样,栽培品种丰富,且抗污染、适应性强,还具有一定耐荫蔽能力,是优良的园林攀缘植物,可作为垂直绿化的素材,主要应用于花架、棚架、廊、灯柱、栅栏、拱门等,既具备了一定的观赏效果,又能够乘凉,还增加了绿化量,改善了环境条件。铁线莲还可用作切花和盆栽,少数品种适宜作地被植物。
药用价值
据中国药用典籍 《中药大辞典 》记载,铁线莲的全株和根均可入药,具有利尿、通络、理气通便、解毒的作用,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闭经、便秘腹胀、风火牙痛、眼起星翳、虫蛇咬伤、黄疽等疾病。
植物文化
龙门香葛是中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地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龙门香葛到底为何物、是否存在,众说纷纭。有学者通过调查龙门石窟植被、查阅历史文献、调研民俗文化等,确认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龙门香葛即铁线莲。铁线莲的花语为高洁,美丽的心。曾有多位诗人写下与龙门香葛相关的诗句,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游龙门香山泉》,“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孟浩然的《寻香山湛上人》,“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以及清代诗人王揖的《香山》,“自昔佳名因蔓草,于今胜地属诗人”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0:41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