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饼是在投掷圈内通过旋转,用单手将铁饼掷出,比投掷距离的比赛项目。
项目历史
铁饼起源于公元前12-前8世纪古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
公元前708年,在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掷铁饼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它同时也是“五项全能运动”项目之一。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掷铁饼比赛中,所用的铁饼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它的形状是略呈圆形,且中心厚度较周边大,后来才逐步演变成用各种金属(如铁、铜、铝等类)制作的铁饼。铁饼是从一个被古希腊人称为“巴尔比斯”的场地上掷出的。“巴尔比斯”占地面积很小,只够一个人活动之用,除其后方外,周围均有标线。投掷时,竞技者可以任意由“巴尔比斯”的后方向前走若干步,但却不得踩踏或超越前方线和侧边的界线。然后,竞技者双脚并立站在“巴尔比斯”前方标线一步的地方。这时右手握铁饼并同时向身体右侧转动头部略微后仰,这样经摆动数次之后,其左脚即向前迈出一步,随后利用腿部和躯干的力量使身体向左旋转,同时张臂松手,最终将铁饼掷出。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希腊式”的掷铁饼动作。当时竞技者投掷的成绩以木标定,而投掷最远的距离则用标杆予以标明。只有投掷得远并且姿势优美的竞技者,才能获得这个竞赛项目的优胜。除了竞技场上的比赛外,古希腊的现实主义雕塑家创造的《
掷铁饼者》雕像,也是铁饼运动早期发展的历史见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饼的比赛规则不断改变和完善。原来没有规定投掷方向,铁饼随意飞向各方,常常伤人。后来规定了投掷区,铁饼落在90°的扇形区内方为有效。17世纪开始,人们将铁饼改为铁木结构,并规定了标准:重量1.924千克,直径21.9厘米。一直到18世纪初,铁饼的形状结构、直径以及重量都只有微小的变化。
1896年,雅典奥运会将铁饼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当时铁饼重量为1.932千克,美国运动员加列特模仿希腊人的所谓“希腊式”掷铁饼动作,以29.15米的成绩获得冠军。
1900年,在巴黎奥运会上,捷克运动员采用了旋转掷铁饼技术,这被称为“自由式”技术。
1908年,伦敦奥运会规定要分别采用“希腊式”和“自由式”两种投法进行比赛。美国运动员谢里登获两种掷法的冠军,“希腊式”的成绩是37.99米,自由式”的成绩是40.89米,这显示了“自由式”的优越性。从此,“希腊式”掷法被淘汰。
1912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确定了铁饼重量为2千克,投掷圈的直径为2.50米。同年年5月,美国运动员詹·邓肯创造了第一个男子铁饼世界纪录,成绩是47.58米。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将女子铁饼列为比赛项目,波兰选手科诺帕茨卡获得冠军,成绩是39.62米。
1936年,德国运动员吉·毛厄尔迈尔创造了48.31米的世界纪录,这也是
国际田径联合会承认的第一个女子铁饼世界纪录。
1948年,在伦敦奥运会上,意大利的阿·康索里尼首次采用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以52.18米的成绩荣登榜首,此后他3次刷新世界纪录,最好成绩是同年10月创造的55.33米。从此以后,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
1961年8月,美国运动员杰·西尔维斯特创造了60.56米的世界纪录。他的技术特点是加大了旋转动作的幅度,起转时两脚开立距离稍宽于肩,背向旋转,动作舒展大方、幅度大、连贯加速,奠定了现代掷铁饼技术的基础。后来发展为“大半径”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
2003年1月1日起,铁饼项目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由原来的40°改为34.92°。
硬件要求
比赛场所
铁饼比赛的投掷区的为直径2.50米的圆形区域,四周设有“U”型的护笼。
铁饼着陆区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记的物质构成的平坦区域。每一个扇区由5厘米宽的白线分开,扇面角度是34.92°(2003年前为40°)。落地区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40度扇形落地区,在距投掷圈匠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横距增加68.4厘米。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试掷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方向放在角度线外侧。
比赛器具
应用带形钢、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投掷圈,投掷圈顶端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50米(正负5毫米)。铁圈边沿至少应厚6亳米,并应涂成白色。从金属圈顶两侧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为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铁饼的饼体可为实心或空心结构,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周围镶以金属圈,金属圈边缘应呈圆形。外缘横断面应为标准原型,半径约为6毫米。铁饼两面中央可镶有与饼体齐平的圆片。也可不装金属圆片,但相应部位呈平面。铁饼的大小和总重量应符合规定。铁饼的两面必须相同,制造时不得带有凹陷、凸起或尖缘。从金属圈边缘弯曲处至饼心的边沿,铁饼表面应呈直线倾斜,饼心的半径为25-28.5毫米。男子铁饼重约2.005-2.025公斤,直径21.8-22.1厘米;女子铁饼重约1.005-1.025公斤,直径18-18.2厘米。
比赛规则
(1)比赛参与者总数超过8名将先进行初赛,初赛与决赛相同,每位运动员有3次试投机会,在初赛完成后,前8名的选手可以进入到决赛当中,如有成绩相同者可同步进入。决赛出场的次序取初赛成绩排名的反次序,即成绩排居末位先投,排居前位后投。如果参赛人数最初即为8人以内,则可以每人试投6次,取最好成绩作为最后成绩。
(2)铁饼投出后的落点必须位于扇区以内,铁饼落地触碰到扇区边线者视为无效成绩。运动员在投掷后,必须从场地的后半圆离开,如果从前方离开,或者在投掷过程中身体对投掷圈界限外的地面或事物发生了接触,都被视为犯规。成绩的量度上,通常取铁饼落地后的第一接触点到投掷区之间的距离,但测量范围不包括投掷区边线以内的地方。以达成距离最远的选手作为冠军,如果有选手成绩相等,则对比其第二好的成绩,再相等则对比第三好的成绩,以此类推。如果成绩始终相同,就要进行加赛来确定最终的优胜者。
(3)铁饼比赛中,运动员应以单手投掷。
(4)进人投掷区开始投掷后,选手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触及区外的地面、护笼和抵趾板的上面。
(5)投掷动作完成后,必须从投掷区半圆延长线的后面走出。
(6)每次试投的时间限制为1分钟;掷出的铁饼必须落在34.92度的扇形投掷区内方为有效。
重要赛事
国际方面,铁饼运动的比赛有奥运会铁饼比赛、世界杯田径赛铁饼比赛、世界田径锦标赛铁饼比赛等。
洲际方面,铁饼运动的比赛有欧洲田径锦标赛铁饼比赛、亚洲田径锦标赛铁饼比赛等。
国家方面,铁饼运动的比赛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铁饼比赛等。
组织机构
国际田径联合会:1912年,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等17个国家的田径联合会代表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国际田联前身)成立。该联合会成立之初,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后迁到英国伦敦,现位于摩纳哥。2001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改为“国际田径联合会”。联合会的宗旨是开展世界田径运动;制定国际比赛的章程和规则,保证会员之间的比赛按田联制定的章程和规则进行等。
亚洲田径联合会:197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成立,总部设在新加坡。主要机构有亚洲田联代表大会和亚洲田联理事会。
中国田径协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所承认的管辖田径运动的全国性运动协会,成立于1954年。中国田径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田径工作者和爱好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指导和推动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等。
代表人物
罗伯特·加勒特,美国田径运动员,现代奥运会第一个铁饼冠军的获得者。1896年,罗伯特·加勒特获得雅典奥运会掷铁饼和投铅球两项冠军。
阿尔弗雷德·奥尔特尔,美国铁饼运动员。阿尔弗雷德·奥尔特尔曾经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1960年罗马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连续四次战胜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四次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四次获得铁饼项目的金牌。
石宝珠,中国铁饼运动员。1956年9月,石宝珠在武汉创造了50.93米女子铁饼全国纪录。1954至1957年,石宝珠一直是全国女子铅球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是全国第一个达到女子铅球13.50米健将标准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