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佛像
佛学术语
铜佛像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的佛像。(西关铜艺)这类佛像中有相当部分表面鎏金,故又称“金铜佛像”。大型室外的佛像一般为铜佛像。广义的“金铜佛像”包括一切金属质地的可移动小佛像,常见的有铜鎏金、银鎏金、黄铜佛像、青铜佛像等。
简介
◎佛像fóxiàng
[figure of Buddha]释迦牟尼佛的塑像
材质铜料佛像
铜佛像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可移动的较小佛造像。铸造铜佛像常用的材料有青铜、黄铜、紫铜。
佛教历史
那么铜佛像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有什么宗教文化内涵呢?这还得从佛教建立说起。佛教创立者是2000多年前印度大陆的迦毗罗王国的王子,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因为他是释迦族人,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圆寂之后的最初几百年间,佛教尚未传遍亚洲各国,但是当时在印度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佛教教派。后整合为三大主要派别: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宗佛教。
小乘佛教又称“僧人之道”,其思想最接近佛陀的教导。小乘佛教在斯里兰卡及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占主导地位。公元初年,大乘佛教逐渐兴起,其佛理更具包容性与改良性。大乘佛教下分禅宗、净土宗等多种派别。密宗佛教于公元7世纪开始在印度出现,并逐渐流传至喜马拉雅雪域及远东的许多地区。密宗佛教具有神秘特质的修行思想,拥有众多神秘仪式和修行方法。这三大佛教派别显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不能误认为它们就是三个完全分离独立的实体,因为它们的基本教义相同,并且都表现出对“佛教三宝”,即佛、法、僧的一致尊崇。
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铜雕艺术主要表现了造型、质感、纹饰的美,多用于表现神秘有威慑力的宗教题材。如佛像等。
其造型多成威严粗犷、端庄沉稳之态,表现出坚实浑厚、富丽辉煌的质感。铜雕的纹饰主要为饕餮纹,或以动物头部造型,再以鸟、兽、虫、鱼部分形体组成抽象的图案来衬托铜雕造型。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铜雕艺术品有西周的“伯矩”鬲,晚商的“司母戊”鼎以及汉代的“马踏飞燕”。
佛像的分类
按照制作材质的不同一般分为:铜佛像、金佛、石材佛像、玉佛、玻璃钢佛像、树脂佛像、脱胎佛像(大庄严佛像制)、木雕佛像等等。较为盛行的且保存时间持久的是铜佛像。
制作工艺
一般分为锻造和铸造。目前国内锻造佛像方面最出色的要数杭州金星铜工程,铸造佛像方面则是安徽铜陵的佛香天逸佛文化有限公司最为突出。
杭州金星是由目前国内唯一的铜雕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领衔,朱炳仁大师是百年铜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其独特的工艺手法已被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铜陵的佛香天逸佛文化有限公司以弘扬佛文化为准则,不断创新的制作工艺为基石,以成为铜佛像界新的领导者。
造假方法
第一种全新浇铸作假,也就是依照原物图片,用失蜡法或翻砂法造像;
第二种是将两件残器拼成一件完整的佛像;
第三种是将破损的佛像局部修复使变成完整的佛像;
第四种制造铭文,在原来没有铭文的佛像上刻上铭文以提高佛像的身价;
第五种是在鎏金脱落的佛像表面加金粉或者涂上金漆,使它变得更昂贵。
鉴定方法
金铜佛像的鉴定应以类型、轻重、颜色等为切入点,发掘凝固在佛像上的历史痕迹。
类型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要区分风格差异;搞清青铜成分或鎏金等质地;结合时代特征综合判断,以标准器作为真伪依据,判断铜铸佛像是否属于新仿,是否进行过做旧处理。
颜色 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龛上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日月侵蚀,特别是鎏金铜造像表层颜色暗淡,在阳光下折射回来的光线柔和。新仿、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折射光线较刺眼。
质量 古代佛像所用铜质较纯,质量重,特别是浇铸器物有厚度。仿制金铜佛像一般铜质不纯,质量轻,使用合金材料。
工艺 受古老的生产工艺限制,浇铸成型后的佛像要经过细致雕塑技法处理,表情、服饰、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见。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制打磨,生成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
嗅觉 古老的铜质佛像,经长期供奉、烟火熏蒸,可以嗅到烟火味道;倘若长期埋藏于地下,可以嗅到发霉、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品嗅到的是化学腐蚀味道。
历史久远的金铜佛像,是大众喜欢的艺术收藏,而且金铜佛像是佛像艺术里最优秀的艺术品之一,可以供大众欣赏的艺术品。以上介绍的是金铜佛像的鉴定方法,一些收藏家可以凭借以上几点方法前去鉴定。
世界最大
五方五佛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一般以毗卢遮那佛为首的五尊佛分别阐释佛的功德。
根据唐密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正中一尊,为中央世界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佛的清净功德,表法界体性智。
左下一尊,为东方世界阿閦佛(不动如来),表觉性及大圆智。
右下一尊,为北方世界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来),表弘法利生的事业及成所作智。
左上一尊,为南方世界宝生佛(宝生如来),表佛德及平等性智。
右上一尊,为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表智慧功德及妙观察智。
密教五方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的区别。
金刚界五佛为果曼荼罗,表智,即毗卢遮那、阿閦、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五佛。这五佛居住在金刚界曼荼罗中央的五解脱轮中。
毗卢遮那佛身白色,结智拳印,位于中央。阿閦佛身黄金色,左右我劝置于胁部,右手下垂触地,位於东方。宝生佛身金色,左右握拳安於脐部,右手向外结施愿印,位於南方。阿弥陀佛身亦金色,结三摩地印,位於西方。不空成就佛身金色,左右作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位於北方。
胎藏界五佛为因曼荼罗,表理,即大日如来、宝幢、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五佛。
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黄金色,结法界定印。宝幢如来在东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於胁部,右手结触地印。开敷华王如来在南方,身呈黄金色,结离垢三昧。无量寿如来在西方,身亦呈黄金色,结弥陀定印。天鼓雷音如来在北方,身呈赤金色,为入定印相。
四大名山
中国有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它们又称“四大道场”–相传为四位菩萨分别显灵说法的道场。
普陀山位于浙江普陀县,为舟山群岛之一,相传为观音显灵说法道场。普陀山最盛时,有大小寺庙300多座,僧人3000人。现仅存普济、法雨、慧济诸寺,及梵音洞、磐陀石、多宝塔等名胜。古代来往日本、朝鲜等国之行旅,常停此候风,拜观音,祈法语航行安全。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境,传说是地藏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国王家,姓金号乔觉,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渡海至此,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去世。佛教说地藏菩萨法力最大,他曾发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九华山最盛时期庙宇多达200多座,僧尼5000多名。至今保存完好的庙宇还有50多座,佛像6000多尊。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内,山有五台,故名五台山。传说它是文殊师利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根据历史记载,五台山寺院最多时曾达200多处。古庙多为喇嘛庙,属佛教密宗一派,山上还有很多藏族和蒙古族的寺庙。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传说是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公元六世纪时,它已是全国著名佛教胜地。最盛时全山有寺、庵、殿100多处。如今保留的寺庙尚有20余处。佛教称峨眉山为“光明山”,道教则称之“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峨眉山山顶的光相寺,相传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地方
河北昌盛
河北昌盛在山西五台山建筑的佛像最高达8米,此佛是中国最高的铜铸佛像,据(唐县昌盛铜雕公司)介绍该佛像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当时为了铸成如此高大的佛像,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能工巧匠采用了自下而上分段续接的方法,共分了4段才将整座大佛铸造完工。可谓是工程浩大,工序复杂。
金板凳佛
北魏铜鎏金板凳佛像,通高7.6厘米,鎏金匀厚,生干坑器,鎏金部分呈现紫红色金锈斑,部分鎏金脱落处有铜绿锈。
该铜佛像宽肩瘦身,脸庞瘦削,笑容可掬。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头戴鹅瘤冠,磨光式肉髻居多,无发纹。上身似敷搭双肩式外衣,着裙,服饰轻薄,衣纹简洁。左手下垂,右手上举作摩利支天印。双腿并拢立于莲花佛台上,佛像座为一束腰形的四足佛床,佛亦俗称板凳佛,有莲瓣形背光。佛背面中部凹处,似有两个铭文,一时辨别不清。
保养清洁
在准备椰子油和蒸馏水来进行铜佛像的清洁。首先要将椰子油少量的倒在干净的软布上,轻轻的进行擦拭,这样有助于铜佛像自身的保养,之所以使用椰子油,是因为椰子油本身含有的物质不会造成铜佛像的褪色,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定期的用软布沾上蒸馏水进行铜佛像的擦拭也算很重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蒸馏水中加入一些温和的肥皂进行污垢的清洗,对于一些无法擦到的角落我们则可以使用软毛刷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很好的对铜佛像进行清理及保护了。
1、氧化银法。用氧化银与氧化亚铜接触,封闭氯化亚铜的暴露面,达到控制腐蚀铜雕佛像的目的。先用机械方法,剔除粉状锈,露出灰白色蜡状物氯化亚铜。然后将氧化银与酒精调成糊剂,涂在氯化亚铜表面,并置于潮湿环境中,使其充分作用,形成氧化亚铜和氯化铜,覆盖氯化亚铜表面。两者皆为稳定性盐,如此多次操作,直至将器物置于高湿环境中仍不出现粉状锈的腐蚀点为止。此法适于斑点状局部腐蚀的器物及有金属镶嵌物的器物。
2、苯骈三氮唑法。苯骈三氮唑是杂环化合物,与铜及其盐类能形成稳定络合物,在铜合金表面生成不溶性且相当牢固的透明保护膜,使铜雕病被抑制并稳定下来,防止水蒸气和空气污染物的侵蚀。用蒸馏水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清除铜雕佛像表面泥土油污,然后浸入苯骈三氮唑酒精溶剂中进行渗透,即可形成络合物保护膜。但苯骈三氮唑易受热升华,失去保护作用,所以最后应在铜雕表面涂一层高分子材料,做封护膜。
3、碱液浸泡法。将被腐蚀的铜雕佛像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使铜的氯化物逐渐转换为稳定的铜的碳酸盐,铜雕的氯离子被置换出来转入浸液中。浸液需定时更换,直至浸液中无氯离子出现为止。随后将器物用蒸馏水反复清洗,除去碱液,干燥后封护。碱溶液仅把氯化物提取出来,保留着色彩斑斓的孔雀石等腐蚀层,不损害铜雕的原貌。此法缺点是置换反应时间长;另外氯化物不仅附在锈层表面,而且已渗入器物腐蚀结壳的深部,难以置换彻底。
参考资料
铜佛.庄严网.
铜雕佛像该如何保养.国家文化艺术品网.2014-12-1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0 15:4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