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岭铜矿遗址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岭铜矿遗址,位于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铜岭村,距瑞昌市区30千米。铜岭铜矿遗址于1988年发现,1988年至1993年先后进行了5期考古发掘。遗址分采矿区、冶炼区、生活区,总面积约3.5平方千米。铜岭铜矿遗址开采的最早年代为商代中期,历经西周、春秋以至战国早期。
历史沿革
1988年3月,夏畈镇铜岭村村民在原铜岭钢铁厂采矿区修路降坡时,发现了大量腐蚀的古矿井木支护和木铲、木锤、木辘轳等木制采矿器具。5月,考古队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初步确定这座黄土小山是一处古代大型采矿铜址。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队进驻铜岭村。
1988—199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地层关系、出土文物类比以及碳十四同位素测定,遗址采矿年代从商代中期开始,至战国早期终结,绝对年代距今3365年+75一2240+75年。
1991年,铜岭铜矿遗址被评为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3年,按照文物保护惯例对遗址进行了回填。 
2012年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瑞昌市文广局铜岭铜矿遗址管理处组成遗址考古队,在遗址及其周边展开调查和试掘工作。
2013年5月,江西瑞昌市正式启动铜岭古铜矿遗址公园项目建设。项目包括博物馆和遗址公园两部分。
2015年9月,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
遗址特点
铜岭铜矿遗址总面积约3.5平方千米,分为采矿区和冶炼区。采矿区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古代竖井103口,古巷道19条,露采坑7处,工棚5处,选矿处1处。冶炼区揭露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炼炉2座,储水井18口。
铜岭铜矿遗址既有采铜遗迹,又有冶铜遗存。发现有采坑、矿井、平巷、选矿槽、炼炉、工棚,以及大量竹、木、石、铜质的工具和用具,包括用于提升的木滑车。通过出土的陶器形制和坑木的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证实遗址至迟始于商中期,延续到战国早期,为迄今中国所知最早的采铜炼铜遗址。铜岭为铜铁共生矿床,次生铜矿为孑L雀石、蓝铜矿,平均含铜品位超过10%。铜岭古代采区遗址范围为椭圆形,东西长约385米,南北约190米,集中分布范围约7万平方米。铁山西部主要是古代露天开采,合连山西坡至铁山东北部主要为地下开采,采用井巷开拓方式,其竖井和平巷按照时代早晚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古代炼铜渣有4处。按炼渣分布面积及堆积厚度估算,古代炼渣约有数十万吨。在发掘区内,共清理商周竖井103口,平巷19条。
文物遗存
铜岭铜矿遗址采矿区出土有石、木、竹、铜、陶、瓷质生产工具和生产用具约300余件。主要有石斧、木铲、木锨、木瓢、木槌、木辘轳、木斗、木桶、木扁担、木锄、木斧、竹筐、竹盘、竹篮、竹签、铜斧、铜锛、铜凿、陶鬲、陶鼎、陶豆、陶罐、陶纺轮、原始青瓷杯、青瓷碗等。
铜岭铜矿遗址冶炼区出土了大量的铜炼渣和陶帛生活用具,主要有鬲、鼎、豆、罐、杯等。从出土陶器分析,时代为东周时期。
铜岭铜矿遗址出土的商代木辘轳,形制别致,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带式机械实物;出土的西周木锄、木斧也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保存完整的实物。
文物价值
铜岭铜矿遗址中出土的木辘轳将中国运用木制机械开采矿山的年代向前推移了近千年,对于研究世界机械发展史、科技史都具有重大意义。
铜岭铜矿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矿冶遗址。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历史,不仅解决了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器铸造原料来源的问题,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铜岭铜矿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青铜文明史,揭示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解决了商周时期大宗铜料来源的重大课题,对研究中国青铜文化、中华文明史等具有重大价值。
保护措施
1989年,瑞昌县政府将铜岭铜矿遗址列入了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铜岭铜矿遗址被确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铜岭铜矿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江西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请,铜岭铜矿遗址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铜岭铜矿遗址被列为国家“十二五”百大重点遗址保护规划纲要内容之一。
2021年10月12日,铜岭铜矿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地址
铜岭铜矿遗址位于江西北缘的瑞昌市境内的幕阜山东北角,居长江中游南岸,距城关24千米,地理座标为北纬29°45’,东经115°35’。地势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形受侵蚀较剧烈。山脉走向呈北东东向排列,一般高程在100—200米。现代矿山为九江市属的铜铁矿山,而地域则为瑞昌市夏畈镇管辖。
交通
351国道可达铜岭铜矿遗址。矿山的北面紧靠大沙铁路(湖北大冶一江西九江县沙河街),从矿区向北沿公路约6千米可至长江中游南岸的码头镇,溯江而上可达黄石,顺流东下直抵九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1 14: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