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鲨(学名:Dalatias licha )是铠鲨科、铠鲨属的一种鱼类。体颇长,圆柱形;吻甚短,眼前吻长约等于眼径;眼卵圆形,眼径为口前吻长的1/2;喷水孔位于眼睛后上方,孔径为眼径的1/2;口裂浅弧形,口宽约等于或稍大于口前吻长;唇厚,肉质;上下颚齿不同形,上颚齿尖刺状,基底宽,有二叉,正中齿直立,两侧齿向口角后方渐倾斜,每侧8-9枚;下颚齿每侧8-9枚,叶片状,基底扁方形,与相邻齿相互重叠,齿冠三角形,具锯齿缘,正中齿直立,两侧齿向口角后方渐倾斜,齿亦渐小;上颚齿3-4行,下颚齿1-2行在使用;鳃裂五对,小于眼径,最后一个稍大;盾鳞具一棘突,排列稀疏,彼此不重叠。背鳍二个,较小;第一背鳍上角圆,后缘直;第二背鳍大于第一背鳍,起点约在腹鳍基底后方1/3的上方,内缘长约等于基底长;尾鳍上叶发达,下叶前与上叶相接处有一缺刻;腹鳍基底约为第二背鳍基底长的1.5倍,前缘直,角圆,后角尖突;胸鳍外角圆,后缘圆突,内角圆弧形。
动物学史
铠鲨最初由邦纳泰尔(Bonnaterre)于1788年命名为Squalus licha。后来更名为Dalatias licha(Bonnaterre 1788)。该物种在过去科学文献的同义词包括Squalus licha Bonnaterre1788、Scymnus licha Bonnaterre1788、Scymnorhinus licha Bonnaterre1788、Dalatias lica Bonnaterre1788、Squalus americanus Gmelin 1789、Squalus nicaeensis Risso 1810、Scymnus vulgaris Cloquet 1822、Squalus scymnus Voigt 1832、Scymnus aquitanensis de la Pylaie1835、Scymnorhinus phillippsi Whitley 1931、Pseudoscymnus boshuensis Herre 1935、Scymnorhinus brevipinnis Smith 1936、Dalatias tachiensis Shen & Ting 1972。
形态特征
体细长,亚圆柱形。头长为自吻端至尾鳍起点的1/4。吻很短,吻长几等于眼径。口前吻长为头长的1/4-1/5。眼卵圆形,后缘有缺刻,眼径为口前吻长的1/2。喷水孔径为眼径的1/2,位于头背侧,眼背缘后上方,其前缘有一低三角形叶。口浅弧形,口宽几等于或稍大于口前吻长。唇厚,肉质,上唇褶为口角至上颌中央长的1/3,下唇褶为口角至下颌中央长的1/2。齿上下颌异型,上颌齿尖刺状,基部宽,有2叉正中齿直立,两侧齿向口角后方渐倾斜,每侧8-9枚下领齿每侧8-9枚,叶片状,基部扁方形,与邻侧齿相互重叠,齿冠三角形,具锯齿缘,正中齿直立,两侧齿向口角后方渐倾斜,齿亦渐小上颌齿3-4行,下颌齿1-2行在使用。鳃孔5个,小于眼径,最后1个稍大,位于胸鳍基底前方。盾鳞小,具1棘突,1-3纵嵴,排列稀疏,彼此不重叠。
背鳍2个,较小第一背鳍基底长为头长的1/4,上角圆,后缘直,下角尖突第二背鳍稍大于第一背鳍,起点约在腹鳍基部后方1/3的上方,前缘弧形,后角尖突,后缘凹入,下缘长几等于基底长。尾鳍中长,为全长的1/5强,尾椎轴稍上翘,上叶发达,约与下叶等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中后部不区分,与上叶相接处有一缺刻,尾端斜截形。腹鳍约为第二背鳍基底长的1 倍,前缘直,外角圆,里角尖突。胸鳍小,约为头长2/3,外角圆,后缘圆突,内角圆弧形。
液浸标本纯暗褐色,腹部黄褐色,鳍缘白色,尾鳍尖端黑色。
近种区别
铠鲨有时与腔鳞荆鲨(Centroscymnus coelolepis)混淆,在鳍和小齿的大小和位置,铠鲨看起来与腔鳞荆鲨相似。但是,铠鲨的背鳍没有刺。与
格陵兰睡鲨(Somniosus microcephalus)相似,但格陵兰睡鲨比铠鲨更大,并尾鳍的腹叶大得多,下牙齿倾斜,边缘光滑,形成一个刀刃。
生活习性
生活于温带、热带大陆架和岛屿斜坡水域之底层深水鲨,分布于37米到至少1800米深处,但常见于200米附近水深处。肝脏含油量高,可增加浮力,不用鳍或身体摆动即可停在水中。不成群,常单独行动。主要以底栖硬骨鱼为食,但也捕食魟、鲛、头足类及甲壳类等。
分布范围
海域: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北海、地中海。在大西洋西部,从美国乔治沙洲、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墨西哥湾北部,到远离巴哈马南部。在东大西洋,从北海向南至喀麦隆。在中国分布于台湾东港、宜兰近海。
国家: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贝宁、巴西、喀麦隆、加拿大、科特迪瓦、法罗群岛、斐济、法国(法国大陆)、加纳、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意大利(西西里)、日本、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日利亚、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葡萄牙(大陆))、塞内加尔、南非(东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西班牙(西班牙(大陆)、加那利群岛、巴利阿里)、中国台湾省、多哥、英国(北爱尔兰、英国)、美国(夏威夷州、佛罗里达州、马萨诸塞州、路易斯安那州)、撒哈拉沙漠西部。
繁殖方式
卵胎生,每产10-16仔,刚产仔鲨长约30厘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 3.1——易危(VU)。
主要价值
铠鲨可以用底拖网捕捞,可制鱼粉,皮肤制革。肝油富含角鲨烯。
世界纪录
最大的发光脊椎动物:铠鲨从吻到尾尖长度可达1.8米。(
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