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豫剧电影《铡刀下的红梅》在奥斯卡电影院线曼哈顿国际影城隆重首映,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庚香、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等领导以及该影片的主创人员和200多名观众观看了首场演出。
豫剧电影《铡刀下的红梅》导演王冰河表示,影片基本上按照舞台剧的脉络进行拍摄,删减了一些过场戏,节奏更快了。在开拍前,他最担心40多岁的
王红丽能否演16岁的少女,因为在镜头前,多大年龄一个特写就看出来了。可拍了几天后他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王红丽凭借过硬的表演艺术,几乎给人以“时光倒流”的错觉,观众很快会忘了王红丽、记住刘胡兰。
豫剧《铡刀下的红梅》以刘胡兰为原型,讲述她从稚气的小姑娘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人的闪光历程,出演刘胡兰的是国家一级演员、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我省唯一两度获得中国戏剧“
梅花奖”的王红丽。该剧2003年荣获中宣部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2007年度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在全国演出已超过1700场。将该剧搬上银幕,是
小皇后豫剧团和
八一电影制片厂耗时两年的成果。
家喻户晓的故事如何演出新意?红色题材经典作品又该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
王红丽和她的创作团队长期以来一直探索解决的。“可信、可亲、可爱、可敬是这部戏在人物塑造上的典型手法。我们演绎的刘胡兰是与时俱进、有血有肉的,她有着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绝不是一些传统革命题材戏里的‘高大全’形象。”在王红丽看来,这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真实感是《铡刀下的红梅》获得良好市场口碑的根本原因。
从创作之初,《铡刀下的红梅》就定位为“具有传世价值的精品剧目”。本着“小修改,大变样”的原则边演边打磨,不断提高艺术品质。“每一次演出,我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思考和改变。从细节着眼,最后落到提升整体艺术内涵上。”剧中胡连长的饰演者、国家二级导演葛草旺说。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如今已成豫剧招牌的精品大戏出自一家
民营剧团——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提及这一点,剧团创始人王红丽感慨颇多:“特殊的身份给予了我们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更是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铡刀下的红梅》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从1993年创立至今,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走出了一条“农村为主,城市为辅,吃饭戏、精品戏共荣”的独特发展道路。王红丽说:“虽然戏曲在开拓市场尤其是城市市场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但只要是艺术精品,就一定会久远流传。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戏曲艺术工作者深入挖掘和努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