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剑
禾本科寒竹属植物
银剑(学名: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 ‘Yinjian’)是禾本科、寒竹属刺黑竹的花叶型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克隆、培育而成的竹子。地下茎复轴型,秆散生兼小丛生,直立;秆高可达5米,绿色,略呈方形;箨环初时紫褐色,密被黄棕色刺毛;秆环稍隆起;节内具发达的气生根刺,小枝具叶。叶片线状披针形,绿色,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有时相反,叶呈黄白色,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8至9月笋期。
植物学史
银剑是2003年首先发现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桃源村的刺黑竹栽培居群中,2015年分别引入都江堰市蒲阳镇团结村和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谷通村进行栽培。2015年8月和2016年5月,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 (ICRCB)的专家先后2次应邀分别前往团结村和谷通村的 ‘银剑’栽培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并将其与刺黑竹另一近缘栽培品种都江堰方竹(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Dujiangyan Fangzhu’)进行比较研究,确认该竹是刺黑竹的花叶型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克隆、培育而成的竹子新分类群。根据颁布的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of Nomenclaturefor Cultivated Plants)的相关规则和要求,将该栽培竹新品种定名为银剑,学名为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Yinjian’。
该栽培品种已于2018年3月通过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新品种国际登录认证,国际登录号:No.WB-001-2018-027;活体保存地:国际竹类栽培品种 (中国都江堰)登录园;命名范式保存地: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ICRCB)。
形态特征
地下茎复轴型,秆散生兼小丛生,直立;秆高3-5米,直径1-3厘米;节间长10-18厘米,秆壁厚3-4毫米;绿色,略呈方形;箨环初时紫褐色,密被黄棕色刺毛;秆环稍隆起;节内具发达的气生根刺,分布高度最高可达2米以上。秆每节上枝条3枚。小枝具叶2-4。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17厘米,宽0.5-2厘米,绿色,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有时相反,叶呈黄白色,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
花枝呈总状或圆锥状排列,或单生于具叶枝条的下部各节时则不再分枝,末级花枝纤细,基部有4或5片逐渐增大的苞片,具假小穗1-3枚;假小穗单生于末级花枝的各节,侧生者基部有一卵形至线形的先出叶而通常无苞片;小穗细长,长1-14.5厘米,粗1-1.5毫米,无毛,含小花4-12朵;小穗轴节间在具花之一侧扁平,长3-12毫米,无毛;颖1或2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2毫米,纵脉7或8条,先端钝尖;外稃卵状披针形,长7-12毫米,具7-9脉,先端锐尖;内稃多少长于其外稃,先端钝圆或具2钝齿;鳞被在近外稃一侧的2片为椭圆形,长约2毫米,另一片呈披针形,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长4-6毫米;子房椭圆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极短,近基部即分叉,而为呈羽毛状的柱头,其长约2毫米。颖果呈坚果状,椭圆形或稀近圆球形,长4-7毫米,直径2-4毫米,绿色或带紫色,果皮厚约0.3毫米,顶端常有花柱的残留物成喙状。花期4-12月。笋期8至9月。
近种区别
银剑与刺黑竹另一栽培品种都江堰方竹(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Dujiangyan Fangzhu’)属近缘分类群,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叶绿色但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有时相反,叶呈黄白色,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植株呈现典型花叶特征,且叶色明丽,极具观赏价值;后者叶片无条纹,观赏性明显不及前者。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桃源村的刺黑竹栽培居群中,2015年分别引入都江堰市蒲阳镇团结村和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谷通村进行栽培。适宜生长在湿润、年均气温13-16℃、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4℃、7月份平均气温23-25℃、极端最高气温低于33℃、极端最低气温高于-5℃、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50-300天的地区。
栽培技术
种苗选择直径1-2厘米植株,带鞭长度20-40厘米,带枝2-3盘的植株,4月或10月移植。栽植密度4500-7500株/公顷。定植时注意保水,但避免积水;施肥以农家肥为宜,每株施基肥3-5千克,每年春季追肥1次。
主要价值
该品种株型美观,叶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适于公园、风景区或小区绿地栽培观赏,还可作为大熊猫主食竹使用。
参考资料
银剑.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11 02:34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