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州街道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下辖街道
银州街道,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地处米脂县中南部,东邻印斗镇,南接城郊镇,西连子洲县,北界榆阳区沙家店镇接壤,与杜家石沟镇为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9千米,总面积172.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67平方千米,占96.9%;水域5.3平方千米,占3.1%。
历史沿革
因办事处驻地位于古银州地而得名。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清代,属万丰一、二里。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米脂第一区银城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至1950年,属银城市管辖。
1956年3月,改为城关镇。
1958年,属城关公社。
1965年10月,撤销城关公社,改设城关人民委员会和城郊公社。
1984年12月,改设为米脂城关镇和城郊乡。
2001年12月,将城关镇和城郊乡合并设立银州镇。
2011年6月,高渠乡并入银州镇。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米脂县银州镇,设立银州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辖王沙沟、雷家峁、班家沟、何石磕、高崖窑、孙家山、张坪、东街、南关、西街、北街、张米脂沟、湍卧梁、宋碱、园则沟、杜家沟、三里楼、瓦窑沟、老树沟、韩山、砖窑、刘家峁、吴家沟、五里沟、井家山、镇子湾、小沟、党家沟、孟岔、背东山、蒋沟、官庄、孙家沟、杨砭、党家墕、姬家峁、姬桥、刘家湾、卢山、宋家沟、田渠、冯渠、高渠、白家墕、陈家沟、高庙山、麻渠、阳山、高碱、折家坪、姬寨、马家沟、井家沟、姜兴庄、高西沟、安沟、刘渠、李谢碱、马蹄坬、李郝山60个行政村;下设28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银州街道下辖5个社区、2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银州北路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银州街道地处米脂县中南部,东邻印斗镇,南接城郊镇,西连子洲县,北界榆阳区沙家店镇接壤,与杜家石沟镇为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9千米,总面积172.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67平方千米,占96.9%;水域5.3平方千米,占3.1%。
地形地貌
银州街道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中部为川道区。最高峰位于姬家寨村海拔1148米。
气候特征
银州街道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雨量不足,气候干燥,日照充沛。多年平均气温9.0℃,无霜期年平均16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7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1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
水系水文
银州街道境内河道均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无定河,由北向南纵贯境内,境内流长10.5千米。其他河流有东沟河、饮马河、班家沟河等,总流长20千米。
自然资源
银州街道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主要有岩盐、天然气、石油等。其中天然气储量1382亿立方米;岩盐储量1.3—1.8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5—17%,属石膏型结构;钠盐含量为93.1—98.8%,每平方千米可产2.2亿吨原盐。
自然灾害
银州街道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冰雹、干旱、洪涝、低温、霜冻、雷击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辖区总人口6.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2万人,城镇化率95.4%。另有流动人口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3万人,占50.8%;女性3.2万人,占49.2%。2011年,银州街道人口出生率17.3‰,人口死亡率3.7‰,人口自然增长率1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7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银州街道财政总收入585万元,比上年增长2.6%。
2011年,银州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第一产业
2011年,银州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农业增加值7.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2%。农业耕地面积7.5万亩。
银州街道粮食作物以小杂粮、玉米为主。2011年,银州街道粮食生产1.1万吨,其中小杂粮4114吨,玉米3995吨。
银州街道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银州街道蔬菜种植面积1484亩,产量9285吨,主要品种有大葱、大白菜。
银州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银州街道生猪饲养量4951头,年末存栏0.3万头;羊饲养量2.9万只,年末存栏2.5万只;牛饲养量2266头,年末存栏0.2万头;家禽饲养量7.6万羽,上市家禽6.3万羽。2011年,银州街道生产肉类65.2吨;畜牧业总产值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1%。
第二产业
2011年,银州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13.6亿元,比上年增长7.2%,工业增加值0.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8%。2011年,银州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职工1.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商业网点135个,职工365人。2011年,银州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3.5%。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邮政局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5千米,投递点12个,乡村通邮率99%;征订报纸0.8万份、期刊0.5万册,业务收入12.8万元。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固定电话用户245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4%;移动电话用户1.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2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200万元。
2011年,银州街道金融产业实现税收320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人均储蓄12000元;各项贷款余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交通运输
银州街道境内铁路西包线由南向北过境,境内总长11.3千米;榆绥高速公路、210国道、子米路、米佳路等5条公路干线在境内交会,总长度78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60个,农家书屋38个,藏书10.6万余册。境内名胜占迹有盘龙山古建筑群、万佛洞石窟,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装置有线大喇叭26个,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幼儿园(所)12所,在园幼儿2100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10所,在校生1860人,专任教师1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6543人,专任教师38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银州街道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科技示范村2个,示范户8个,新建科技宣传栏2个,新建农业信息服务站20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个,其中门诊部(所)24个;病床210张;固定资产总值7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36人,其中执业医师45人。2011年,银州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2万人,参合率9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银州街道有公共体育场所2个。新建村级健身场所9个。
社会保障
2011年,银州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8户,人数1215人,支出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市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0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42户,人数3215人,支出393.6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102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1家,床位23张。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1万人,参保率99%。
历史文化
盘龙山古建筑群
盘龙山古建筑群,又名李自成行宫,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地处盘龙山南麓,南眺文屏山,北依印台山,东临饮马河,西傍无定河,海拔高度为870米。行宫南旁为米脂中学,东、西两侧有米中教职工宿舍10余处。
李自成行宫原身为真武祖师庙,建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其侄李过返乡于大顺永昌二年(1644年)将原马鞍山真武庙改扩建为行宫,并将马鞍山改为盘龙山。据米脂县志载,李自成曾两次返里,在此居住。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两次重修真武庙。新中国成立后,行宫的建筑、文物受到的国家的重视和保护,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盘龙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宫占地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揽胜楼(后改为玉皇阁)、启祥殿(正殿)、兆庆宫(寝殿)七大部分组成。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分台而筑,分布二三个台地上,因年久失修,各建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加之环境、地形的变迁,二、三级台地石档土墙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石墙开裂,使上部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墙体裂缝,整体倾斜,各单体建筑保存状况附后。
李自成行宫在选址、规划上强调“气势”,通过山势起伏来布置建筑,层层递进,以表现其威严。行宫布局严谨,排列变化有序,玲珑的山、陡立的石阶、巍峨的殿堂,颇为壮观雄伟。从乐楼顺坡而上,过梅花亭、捧圣楼至石牌坊,二天门台阶高耸,庄重威严;登上台地,玉皇阁巧夺天工,凌空峙立,后出厦,登阶穿洞至宫院内,对面牌楼相迎,瑰丽无比;富丽堂皇的启祥殿气势雄伟,兆庆宫尉为壮观,钟鼓二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廊配殿将其主体建筑巧妙地连为一体。
行宫大型建筑结合地形顺应山势,采用曲折的轴线,统一连贯的艺术构思,将一些相距较远的建筑物按轴线对应关系进行安排,结合地形、地貌、建筑体量等方面,创造出多种配制方案,多种手法并用,或与体量均衡式布局并用,虽有成法,而无定式。行宫建筑体量均不大,但其建筑技艺同超,或玲珑典雅,或庄重威严。乐楼的设计,更是匠心独具,为使其音响效果达到最佳,建造时将数十口瓷缸埋置于地下,具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米脂常氏庄园
米脂常氏庄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庙山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到民国初年,由常维兴和其子常彦丞先后修建而成。
庄园格局为上下两套四合院,气势虽不如姜氏庄园宏大,但更为紧凑对称规范。 大门前沿用块石筑高畔,平台场地约三百多平方米,两端为石拱门洞,沿坡由西而入。碱畔中建大门,梁柆枋檩起架,五脊六兽硬山顶,青瓦覆面,墀头水磨砖雕宝象驮笼饰,浮雕福禄呈祥。 进入大门即底园,门两边有对称厅房、耳房,院西门内为石院磨房,院东门内为马厩厕所。由底园拾级而上经二门直抵顶院,正面一线五孔石窑,高门亮窗,穿廊虎抱,正窑两边配双窑小院,主院两侧六孔石窑相对,呈典型“明五暗四六厢窑”式。二门双门双誋扇两进开,卷棚顶,彩绘装饰古朴典雅,门前两侧影壁水磨砖雕松鹤竹鹿,祥云荟萃。 常家庄园富丽堂皇,出入方便,居住得宜。
2019年10月7日,米脂常氏庄园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5 12:5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