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胎珐琅
起源于中国的工艺品
银胎珐琅又称银烧蓝,是以银为胎,用银花丝在胎上掐出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度到600度左右的高温多次烧制而成,作品绚丽、明快,别具一格。
【注音】:yín tāi fà láng
银胎珐琅工艺多用来制作盒、罐、瓶或是小型摆件,制品可以根据需要镶以玛瑙、松石等作装饰。 “银”作为贵金属具有贵重和坚固性,而珐琅釉料晶莹、光滑极具装饰性,同时也具有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作为宫廷陈设用品,它能为宫殿增添色彩,作为皇家生活用具,更能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尊贵地位。早期的银烧珐琅工艺品,是由清代内务府,广储司设的“银作”来生产,这些工艺品都是为皇宫贵族服务的,因此在这类作品上我们是很难看到古代工艺大师们的名字。直到清晚期,民间银铺才开始烧制这种器皿,银胎珐琅的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焙烧、錾刻、锤揲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缺一不可,常见的珐琅釉颜色有蓝、绿、红、黄、白五种。
烧蓝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器:将银板锤成或制成器胎,胎面上有银丝掐出的各式花纹图案,并焊接成形。
②一次清洗:将银胎置于一份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与水的比例为1:10)。
③烘干并加热:将银胎放入电烤箱内烘干,并加温织700℃,待银胎整体烧成红色后取出。
④再次清洗:将烧成红色的胎体放入配比好的稀硫酸溶液(硫酸与水的比例为1:10)泡或煮3-5遍,直至胎体和纹样焊接处,胎面及花纹上的污垢全部清洗干净。
⑤敷点釉料:在干燥的胎面和纹样上敷点釉料。
⑥烧制:将敷点釉料的胎体放入炉火中烧制成器。
以上是真正的烧蓝工艺,我介绍的是以银为主,这样的烧蓝,釉色均匀有调,看起来美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4 00:3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