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鲴
鲤科鲴属动物
银鲴是鲤形目鲤科鲴属鱼类,又名密鲴、银鲹、水鱼密子、白尾。体长梭状,中等侧扁;头短锥形,后部稍侧扁;吻微突出,略长于眼径;眼侧中位,周缘半透明,后缘约位于头前后的正中央;鼻孔位于眼上缘稍前方,后鼻孔较大,中间有皮膜突起;下咽齿长扁,顶端斜截形,尖端无钩;鳞中等大,除头部外全身被鳞,喉部鳞小;侧线侧中位,中部较低;尾鳍深叉状。体背侧淡灰绿色,两侧及腹面银白色;虹彩肌银白色;腹膜黑褐色。
动物学史
体银白色,故名,argentea(拉丁文:银的)亦此意。
在中国湖南许多地方,人们习惯将银鲴混养于池塘中,其中尤以衡阳、邵阳、娄底和湘潭等地区,历史悠久,产量较高。银鲴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不能自然产卵繁殖,必须经人工催产。湖南省自20世纪60年代前期开始,已能采用人工催产技术,获得银鲴鱼苗,从而改变了以往依赖江河捞苗的局面。浙江省绍兴县皋埠渔场于1973年就开始对银鲴繁殖进行探索,一年后就获得鱼卵35万粒,孵化出鱼苗24万尾,孵化率达68.5%。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Ⅰ-9~10;胸鳍Ⅰ-15~16;腹鳍Ⅰ-8;尾鳍Ⅴ~Ⅶ-17-Ⅶ。侧线鳞50~55(上:10,下:7~8);鳃耙外行8~14+22~28,内行24~26+56~74。下咽齿3行:6、4、1~2。椎骨41~43(包括前4个特化椎骨在内)。
体长137-156毫米。体长梭状,中等侧扁;体长为体高3.8~43倍,为头长44~4.5倍,为尾部长3.8~4.2倍;体高为体宽1.5~1.7倍,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侧仅在肛门前方附近略有短皮棱。 头短锥形,后部稍侧扁;头长为吻长3.2~3.6倍,为眼径4.4~4.7倍,为眼间隔宽2.5~2.8倍,为口宽3.8~4.2倍。吻微突出,略长于眼径。眼侧中位,周缘半透明,后缘约位于头前后的正中央。眼间隔宽为眼径2.7~2.8倍,中央微圆凸。鼻孔位于眼上缘稍前方,后鼻孔较大,中间有皮膜突起。口下位,横浅弧状;下颌前缘软且薄锐;口角位于鼻孔前位,前端达前鳃盖骨角下方。鳃粑短小。鳃盖膜互连且连鳃峡。鳃膜条骨3.鳃耙短密。下咽齿长扁,顶端斜截形,尖端无钩。鳔分2室,后室长。肠很长多折弯。肛门邻臀鳍前缘。
鳞中等大,除头部外全身被鳞,喉部鳞小;模鳞鳞心距前端较近,向后有辐状纹;前背鳞22~24;尾柄周鳞最少20。侧线侧中位,中部较低。
背鳍始于体前后端正中央的略前方,背缘斜且微凹;第3硬刺最长,头长为刺长的1.1~1.3倍,不达肛门。臀鳍形似背鳍而较窄短,头长为第3不分支鳍条长的2.1~2.2倍。胸鳍侧位,很低;尖刀状; 头长为第1~2胸鳍条长1.2~1.3倍,不达背鳍。腹鳍始于第3背鳍硬刺下方,约达腹鳍基和臀鳍基的正中间。尾鳍深叉状,下尾叉略较长。
体背侧淡灰绿色,两侧及腹面银白色。鳃孔中部前后缘为橘红色。背鳍与尾鳍黄灰色;尾鳍后缘附近黑色;胸鳍淡橘黄色;腹鳍与臀鳍淡银白色。虹彩肌银白色。腹膜黑褐色。
在天然水域中银鲴最大体重可达270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2冬龄鱼平均体重100克左右,一般亩产50千克以上。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江、湖的中下层,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化边缘。银鲴适应性强,属广温性淡水鱼类。在池底或底泥中刮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在自然条件下银鲴以腐屑底泥为主食,同时也摄食硅藻和固着藻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春、夏季以腐屑底泥为主食,兼食少量固着藻类,秋、冬季则完全以腐屑底泥为食。银鲴不耐低氧,水中溶解氧量低时比其他鱼类容易浮头。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贵州、天津、海南、云南、河北、山东、安徽、吉林、湖北、湖南、辽宁、上海、江苏、重庆、福建、黑龙江、江西、北京、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越南。在黄河流域分布于陕西周至县,山西省永济市伍姓湖,河南省洛阳、巩义市、郑州、开封及山东省东平湖及济南等处。
繁殖方式
银鲴的2年鱼可达性成熟,一年产卵一次,4~6月在流水中产卵,卵漂流性。黏性卵,呈淡黄色。产卵场多在浅滩流水处。产卵水温为19℃~25℃,怀卵量为0.5~5.5万粒。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2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银鲴肉厚味美,富含脂肪、钙,食用价值较高,其含肉率为68%~75.1%,粗蛋白17.53%~19. 5%,粗脂肪1.54%~2.1%。衡阳人习惯于冬天将鱼肉烟熏后洒上酒料腌制,密封于坛中,久存不坏,作为待客之珍馔。
参考资料
银鲴.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5 15:1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