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前港
中国海南省文昌市港口
铺前港(Puqian Port),是中国海南省文昌市港口,位于海南岛东北岸,琼州海峡东口南侧,西临海口湾,北与外罗水道南口相通,东濒海峡东出口,是国家二级港口、文昌市第二大港口,是琼州海峡东部自然条件较好、出海最近的港口,也是一个集商、渔、军以商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建设历程
据明正德《琼台志》卷五第二十二页记载:“铺前港,在文昌县北150里万犊都,源自琼山管隆、符离二都,与三江水合流会潮成港,为商舟航集处。”明朝时商舟航集之处,出入港之商船,政府派水师护送,明朝在此处设水军寨,防止海贼、倭寇窜扰。
从明朝至清末民初,铺前港一直为岛北商旅外出的口岸,其时该港水上运输已涉及文昌县北部沿海各地。
1939—1944年,日本军队侵琼,水上运输处于瘫痪状态。
1945—1949年,琼州海峡被封锁,远洋及沿海运输全部停航,铺前港仅有13条私人木质帆船(约70吨)从事内河航运。
1953年,建立港务管理机构。
1956年,成立水上运输社。
1961年,兴建木码头1座。
1963年,开始发展两广沿海运输。
1964年,海南航运局投资兴建商业码头。
1969年,改造1座重力式沉箱码头。
1976年,成立港务所,归属于海南航运局管辖。
1982年12月,被广东省政府批准为起运点。
1983年,铺前至海口有班船1艘,载重35吨,每日有1航次。
1984年,停航。
1988年8月,被海南省政府批准为装卸点。
2005年,开始对码头进行维修。
2021年12月,位于铺前港内的文昌铺前中心渔港项目开工建设。
区位环境
位置境域
气候条件
铺前港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8℃,历年平均气温为23.8℃。历年最大降水量为2342.7毫米。历年最小降水量为874.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615.9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10月,该6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
铺前港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以偏东北向风为主,5—8月盛行偏S向风,4月和9月为转换季节。该港所在的海南省受南海和太平洋的影响,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台风季节一般为6—10月份,而8—9月份为盛行期。台风最大风速可达50米/秒以上,台风造成的风暴潮引起最大增水2.49米。
铺前港年平均雾日数为30.3天,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为多雾期,一般雾多发生在晚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由于受海洋调节,水气丰富,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化不大。
水文特征
铺前湾东部附近,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东北,流速约2节。港内潮流顺航道流动,流速1.3—1.5节。每年7—10月为台风季节。北和西北风时,海湾风浪较大,船舶锚泊困难。二月份为雾月,一般9时左右雾消散。
铺前港潮型属不正规的日混合潮。历年最高潮位为4.08米,历年最低潮位为0.09米。平均高潮位为2.00米,平均低潮位1.13米。平均潮差为0.85米,最大潮差为2.48米。
硬件设施
铺前湾有白沙浅滩,其东西两侧为进港航道,长约3.5海里,宽约400—800米,水深2—5米。航道实际使用水深,涨潮时为4米,落潮时为2米,港池水深约为5米。东侧航道较宽阔,是船舶进港的主要航道,西侧航道狭窄水浅,且有大量渔栅,不宜航行。内港是一条狭窄水道,两侧均为干出滩。航道设有渔业航标。
截至2010年,铺前港有生产泊位1个,长20米,年货物吞吐能力5万吨,旅客20万人次。有仓库1座,总面积318平方米,容量242吨;堆场2座,总面积3733平方米,有效面积2240平方米,容量为6720吨。此外港区内有海南造船厂与铺前渔业区(原铺渔公社)渔业码头各1座。
运营情况
航班航线
铺前港开通有国内航线,航线起止点为铺前至广西,总长度320海里,其中境内长度20海里,最大吞吐量为5万吨,运输货物类型为杂货。
客货流量
交通配套
铺前港为海南省道铺文线(S203)起点,该道路延伸至文城镇,同时亦为铺前大桥的起点,该桥梁经北港至海口演丰的塔市。
文化特色
铺前港的船队最早前往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捕鱼,南海航行针经书“更路簿”最先便是由铺前港渔民传抄到海南其他港口。为此外,铺前港亦为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065年)琼州大地震震中所在,今近海仍有海底村庄景观。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7 12:58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