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
1975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导演苏联电影
《镜子》是一部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执导的苏联剧情电影,由玛格瑞塔·泰瑞柯娃主演,于1975年4月在苏联上映。
剧情简介
该片是一部自传体的的电影。影片完全抛开情节线索,直接展现少年的回忆片段:幼年塔科夫斯基随年轻的母亲踏着泥泞到亲戚家借钱,独自呆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静默之中,他发现了一面镜子,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镜头推近镜子中的脸庞,再推近镜子外的脸庞,画外响起巴赫的音乐,音乐声由弱到强。幼小的安德烈就那样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镜子前,久久地与镜子里的自己对视。
孩子在看一部治疗口吃的纪录片。口吃的学生最后战胜了自己,说出了流利的一句话:“我能说话”。年轻的母亲穿着粗毛线的毛衣,抽着卷烟,坐在木围栏上,她有一种骨子里的优雅,这来自于她的轻盈,她的教养,虽然她抽烟,但是一个优雅的女人抽烟还是有属于她自己的风度。风吹过荞麦田,一个男人走了过来。显然他不是母亲要等的那个人,但是他是一个男人。摇篮里的男孩子注意着这个男人,他生活中出现的任何男性都会在他心中一闪念而过,但是男人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既不是男主角,也不是登徒子。后来母亲误以为自己校对的书稿出现了一个“重大错误”———这在当时的苏联,意味着很重的罪行,所以连同事们都很紧张。所幸并没有出什么大错,可是被丈夫抛弃的母亲却遭到了同事的讥讽。然后,妻子、年老的母亲与曾经爱恋过的少女四个形象依序出现,许多战争纪录片也夹杂在其中,年老的母亲与年轻的母亲也开始在同一时空中出现。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以上资料来源 备注:主要角色只有母亲,其他都是路人医生等)
获奖记录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镜子》一开始定名为《忏悔》,原因是塔科夫斯基对母亲有负疚感,他最初的想法是拍一部关于母亲生平的电影,但后来他意识到:“尽管它的构思仿佛是关于母亲的,但是我拍摄了一部关于自己的影片……”剧本定稿时改名为《白昼,白昼》,在拍摄过程中塔科夫斯基受伯格曼电影的启发(伯格曼在为电影取名字时一般都使之概括影片的主旨),定名为《镜子》。
幕后制作
主创机构
上映信息
(以上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在塔可夫斯基的七部长片中,《镜子》是将塔氏非线性叙事运用得最为炉火纯青的。在宛如梦境的《镜子》中,导演只保留必要的意象,而并不加以任何解释说明,同时在影像时序上相互错位,构建出一种类似于“破镜重圆”的碎片化拼贴叙事,但并非冰冷生硬的排列组合,而是基于以梦为马的流淌的内心感受。电影充满了导演对时间、历史、乡村的个人思考。一系列的情节表现出从战前到战后的感受,并诗意地展示了对自己父母的回忆(时光网评)。
《镜子》拥有浓重的作者个人印记,这阻碍了一般观众理解接受它。观众会觉得电影中有着太多的象征或隐喻。影片是导演对自我的超越,对生命本真的展现。其中浸透着塔尔科夫斯基对童年的回忆,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挽歌式的抒情回忆录,他并不去详述所经历事件的来龙去脉直接呈现场景,其中还夹杂着新闻影片,影片的时空交错就此更加令人疑惑,记忆穿透了时间的帷幕在胶片上凝固成永恒(《俄罗斯文艺》评)。
《镜子》是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水乳交融的力证之一。该片是一部高度作者化的诗意电影,从形式到内容充满了导演个人私密的企图,整个叙事中似乎不那么恰当的纯粹个人抒情的语气让人感到不悦,且易产生对导演某种程度上妄自尊大的误解。《镜子》当中包含了各类的艺术形式,电视、诗歌、照片、纪录片、交响乐、文学书信和油画,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创造了以诗意气氛为本质、完全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纯粹的电影艺术。影片也不仅限于童年与母亲的回忆,而且由个人、家庭问题扩展到苏联甚至是本世纪的现代史。该片螺旋形的叙事方式也很独特,三层螺旋结构中还有几条纵轴线贯穿其中。几条纵轴线使得影片的螺旋结构不至于扩散,又使故事的发展具有完整的一贯性,并使复杂的影像元素得以流畅地串连起来。导演艺术的修养之高和艺术电影对精英文化的不懈追求导致了《镜子》某种程度上的晦涩难解,但即便不能从文本上彻底地读懂电影,亦不影响影像本身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文学教育评》)。
参考资料
镜子 (1975)-剧情.1905电影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01:09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