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坑村地处寮步西南,全村面积180公顷。现有常住人口800余人,外来人口180人。70米宽的西南公路横跨我村辖区内,新建的莞深高速公路有两个路口在我村内,极大缩短了到深圳、广州的时间。
历史沿革
长坑村位于寮步镇西南面,在松山湖大道、莞深高速公路之间。东南面与井巷、小坑村接壤,西面与东城区同沙为邻,北面与上屯村为界,东北与井巷、小坑、药勒村相隔,面积约2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村有95户435人,耕地总面积1530亩。2003年,全村有243户,总人口858人,其中男性433人,女性425人。外来暂住人口580人。
长坑村有多个姓氏,其中陈姓有412人,黄姓241人,骆姓29人,邓姓39人,杨姓24人。另外还有其他姓氏。
长坑村的黄姓始祖追根至峭公第17子城公。城公从江南的某地迁徒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其后裔希圣公随母陈祖婆到莞。初居小铁冈(即今桥头朗厦)。后迁居城垌(即今常平城垌)最后定居琥珀坑(即今东坑黄屋村),娶妻朱氏,生下9子,后人称“九公子”。九公子分居东莞各地,其中孟霜祖迁至长坑定居,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1950年初,长坑划归东莞县第五区普治乡管属。1953年3月,改称东莞县第三区药勒乡,划归药勒乡管属。1958年9月,成立寮步人民公社,称药勒大队,归药勒大队管属。1964年2月,改称三联大队,划归三联大队管属。1983年9月,人民公社撤销,改称寮步区三联乡。1987年4月,寮步撤区建镇,改称三联管理区,长坑归三联管理区管属。1999年9月,撤三联管理区,称长坑村。
经济民展
长坑地处偏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经济落后,村民生活贫苦,有“三穷、四窟、五难捱“的口语。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分得了田地,逐步得到了温饱,但经济还相当贫乏。集体经济收入只有碾米加工、鱼塘、山塘水库及少量的果园等,年收入不足万元。1985年,进行分田到户,实行承包责任制。村民种上了橙柑、荔枝、龙眼等,经济收入开始好转。1996年长坑村向银行贷款300多万元,建了第一间厂房,引进港商办起了第一家企业——东莞市宏耀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当年厂房年收入27万元。1999年8月,从原三联管理区分得三联伟伦厂、三联钢线厂及扶贫厂1/3的股份,加上原有的宏耀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及农、林、牧、副、渔的总收入,接近90万元。2000年,长坑村将1300多亩的山头、山地出让给东城区。年底收到了第一期转让费3000多万元。2003年,全村集体、民营和外资企业共有5家,其中台资企业1家,港资企业1家,“三来一补”企业2家,民营企业1家。厂房总面积2.2万平方米。年收入达150万元。2003年长坑村总资产达4450万元,负债180万元,净资产4260.5万元。每人每月享受100元的生活补贴。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