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斑羚(学名:Naemorhedus caudatus):是哺乳纲、牛科、羊亚科的动物。体长1060-1200毫米,肩高690-750毫米,尾长130-160毫米,体重32-42千克。灰色,具有一浅色喉斑,被毛主要灰褐色而无黑色覆盖,无鬃,有一条不明显的深色背纹。四肢比身体色浅,尾有丛毛,前肢外侧的黑色条纹到达腕以下。向后弯的角基部有环纹。
形态特征
长尾斑羚头体长1060-1200毫米,肩高690-750毫米,尾长130-160毫米,耳长130-170毫米,后足长270-320毫米,体重32-42千克。灰色,具有一浅色喉斑,被毛主要灰褐色而无黑色覆盖,体型较
鬣羚小很多,而且体色较浅,无鬃,虽然它也有一条不明显的深色背纹。四肢比身体色浅,但不如
中华斑羚那样对比鲜明。它与
斑羚的区别在于,它尾有丛毛,前肢外侧的黑色条纹到达腕以下,而不是仅达前肢中部。向后弯的角基部有环纹,但比鬣羚的要纤细很多。角短(通常127-178毫米,但可长达235毫米),有不显著的眶前腺,毛被底绒较鬣羚厚软,喉部白色带很宽,一直延伸到颏。由于尾上整个覆有丛毛看起来显得更长,头骨较鬣羚的短而高。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长尾斑羚喜欢选择陡峭的山区作为栖息地,通常在多岩石和常绿的落叶林中的岩石地带发现。 有时也可以在裸露的草岭上找到它们。在多草的山脊上觅食,平时隐藏在森林或岩石缝隙中,多在岩石下面避险。
生活习性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聚集12只或更少的小群。雌性、小斑羚和亚成斑羚组成这种族群一起活动,而年长的雄性通常独居。在陡峭的岩石地区活动,最多迁移2千米。在夏季,居住在俄罗斯的长尾斑羚距离陡峭的悬崖不超过1千米。在冬天,当它们不进食的时候,可以发现它们躲在岩石的悬垂处和洞穴里。长尾斑羚避免在大雪中行走,如果雪深超过35厘米,它们在雪中会留下腹部的痕迹。它们白天或黄昏活动,最活跃的清晨和傍晚,中午休息,在阴天活动更为频繁。常到小溪中饮水。
在紧急情况下,长尾斑羚族群之间会通过嘶哑的警报声相互沟通。 它们用蹄踏声威胁捕食者并警告该地区的其他食肉动物。 在交配季节,雄性会以“ zer ... zer”或“ ze-ze-ze”的声音来吸引雌性。 当雌性接近并准备鼓励雄性时,它们发出啸叫声。交配季节所需的鼻子嗅生殖器接触是产生化学分泌物交流的一种形式。受惊时发出嘶嘶的喷鼻声。
是食草动物,在温暖的月份主要吃草,在冬季以地衣和常绿植物以及落叶乔木和灌木的叶子为食。当雪落在地上时,会用嘴推开雪来揭开草茎和灌木。也吃水果和坚果。它们通常在早晨和傍晚进食。
在某些地区,长尾斑羚的天敌是食肉动物,包括雪豹、老虎和狼。人们还捕食并偷猎它们的皮毛、肉和可用于药物的部位,因此也被视为捕食者。直到掠食者几乎袭击它们,才会逃跑。当长尾斑羚逃离捕食者时,它们以不规则的方式飞跃上山,包括跳远,这种
径直起跳使捕食者感到困惑。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和俄罗斯联邦。
分布范围含东亚和北亚的山脉,包括俄罗斯东部、中国东北和韩国。 在俄罗斯,分布在锡霍特——阿林(Sikhote-Alin)山脉和布雷亚(Bureya)山脉的南部以及许多主要河流(例如,科尔、卡芬、楚肯和苏克帕伊)。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尤其是小兴安岭山脉,以及与朝鲜接壤的边界附近的长白山山脉。 在韩国,虽然分布不广,但据认为在咸宫和太白山中发现。
繁殖方式
有关交配系统的信息很少。 在交配季节,雄性占地22-25公顷。 在发情期间,雄性紧跟雌性,以与鼻嗅接触生殖器以确定雌性是否已发情。 没有发情的雌性将离开该区域,而处于发情状态的雌性会接近雄性,并通过抬高尾巴来表示它处于发情状态。
交配发生在初冬。发情期大约为20-30小时,怀孕期6-8个月,妊娠期大约为180天。幼仔通常在4-5月之间出生,平均来说,每胎可以生一个幼仔,但是在罕见的情况下,双胞胎也可以出现。幼仔于8月龄时断奶,但幼羚仍与母亲在一起生活大约一年。 在第二至第三年时达到性成熟。在野外,平均寿命约为15年。 一些圈养的目标生活了17年以上。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