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悲壮的失败中出发,面临着大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大自然的艰难险阻、以及内部错误思想和军事路线的干扰。但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和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红军,却勇敢地正视并纠正了自身的错误,重新选择、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新的领导核心。以顽强的战斗和大无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奇迹,终于突破重围,赢得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并由此踏上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
《长征》剧组在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安营扎寨,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开始了最为艰难的拍摄历程。摄制组忍受着高山缺氧、紫外线照射和极度低温,进入了真实的情境和状态。三上海拔近5000米的雪山。
一场戏中,饰演康克清的女同志按照历史事实,身上背了4支步枪,共15公斤重,此外还背上行李、辎重,脸被冻成了紫色。为了增加暴风雪的效果,摄制组从山下抬上来一台鼓风机,拍摄时把雪花聚拢到鼓风机旁,吹向演员。
刚开始爬雪山的时候,大家都穿的是布鞋,结果被积雪一下子就打湿了。后来,有人发明了一个新式穿鞋法:先将宾馆的浴帽套在脚上,然后用塑料袋紧紧裹住,接着穿上鞋,外边还要再绑一层麻袋片,如此一来,脚丫子就免了受冻之虞了。
《长征》以严格的历史真实和丰富的艺术加工,激情地展现了这段共产党人用生命、鲜血、意志和智慧书写的历史篇章。凸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靠彻底的实事求是精神反败为胜,创造历史奇迹的气概和精神品格。全剧既有气势,也颇见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故事,特别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革命领袖形象塑造上更显示出新的突破。(新浪网 评)
电视剧《长征》采用一种创新的人物塑造方法,贴近人性,将人物刻画更加饱满,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长征精神。用生活化和平民化视角突破以往人物塑造中的崇高形象,更加贴近群众,达到感人至深的目的,这是剧作的又一个成功之处。该剧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教材,又是一部进行中共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金鹰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