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柄线蕨(学名:Leptochilus ellipticus var. longipes (Ching) Noot.)是水龙骨科、薄唇蕨属植物。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鳞片褐棕色,卵状披针形。叶远生,近二型;叶柄禾秆色,基部密生鳞片;叶片一回羽裂深达叶轴。孢子囊群线形,斜展,无囊群盖。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单裂缝;周壁表面具球形颗粒和缺刻状刺。特产于中国海南。
线蕨(原变种):植株高20-60厘米。
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只具星散的厚壁组织,有时有极纤细的环形维管束鞘,根密生;鳞片褐棕色,卵状披针形,长3.83(1.1-7.6)毫米,宽1.31(0.6-2.3)毫米,长宽比为3.06(1.43-5.5),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疏锯齿。
叶远生,近二型;不育叶的叶柄长23.7(6.5-48.5)厘米,禾秆色,基部密生鳞片,向上光滑;
叶片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2(20-70)厘米,宽15(8-22)厘米,顶端圆钝,一回羽裂深达叶轴;羽片或裂片6(3-11)对,对生或近对生,下部的分离,狭长披针形或线形,长9.6(4.5-15)厘米,宽1.2(0.3-2.2)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狭楔形而下延,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翅宽3(0-6)毫米,全缘或稍呈不明显浅波状;能育叶和不育叶近同形,但叶柄较长,羽片远较狭或有时近等大;中脉明显,
侧脉及小脉均不明显;叶纸质,较厚,干后稍呈褐棕色,两面无毛。
孢子囊群线形,斜展,在每对侧脉间各排列成一行,伸达叶边;无囊群盖。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大小为(21.3-33.8)27.1微米x48(42.5-53.8)微米。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3-1/2。周壁表面具球形颗粒和缺刻状刺。有时脱落,则表面光滑。
野外常附生于石头上或生长在溪边潮湿的沙土之上。长柄线蕨耐阴、喜温湿的物种,可适应较大的温差,但是一般低于15℃会严重抑制生长甚至幼叶的萌发,长柄线蕨生长适宜温度为22℃-30℃。相对湿度最低在65%以上,最佳湿度在80%以上。光照强度在300-1200Lux之间。
营养繁殖是长柄线蕨繁殖最简易便捷的方式,根状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4个月左右即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长度5厘米左右,一般应带有3-4片叶。对于长期未分株,根状茎已密集交错在一起的植株,可直接切作几块进行繁殖。为减少水分
蒸腾、促进不定芽的萌发和生长,应剪去老叶。
长柄线蕨对栽培基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保证植株根状茎的足够供氧即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长、加快根茎伸长量、提高繁殖系数,一般采用碎陶片(蛭石)+腐殖土,在花盆内先垫置少量碎陶片(
蛭石),填土至1/2高度,然后将植株放置于盆中,往盆内均匀添加疏松的腐殖土,厚度以盖过根茎1-2厘米为宜。为防止栽培基质中携带病菌及有害虫卵,所有栽培基质应在太阳下暴晒1-2天。
腐殖土具有养分充足、保水性好等优点,利于植物根状茎快速生长。但每次喷淋之后,土壤会往下渗落,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添加腐殖土。待植株生长稳定,根系抓牢之后,就不必再添加腐殖土了,绿色的根状茎可适当暴露在空气中,增加吸氧量。
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褐斑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呈水渍状圆形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该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发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5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小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发现有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同时剪除并集中焚烧染病枝叶。喷药保护可采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防治。
长柄线蕨是一种热带新型的观赏蕨类植物,叶型为少数羽状,羽片2-3对,终年常绿,养护简单。可盆栽置于客厅、
书房观赏,也可用作庭院绿化或成片种植于假山、水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