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猪笼草(Nepenthes villosa Hook.)是
婆罗洲东北部坦布幼昆山(Tambuyukon)和
基纳巴卢山(Mount Kinabalu)特有的热带
食虫植物。它生长在其他任何品种都高的海拔地区,平均在3200m以上。它具有高度发达且复杂的唇。长毛猪笼草与
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和
大叶猪笼草(N. macrophylla)有着近缘关系。
植物学史
长毛猪笼草由约瑟夫·道尔顿·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于1852年正式发表公布。他还附上了一幅彩色的插图。
长毛猪笼草的标本最早由劳氏(Hugh Low)和斯宾塞·圣约翰(Spenser St. John)在基纳巴卢山上收集的。
在1858年出版的《柯蒂斯植物学杂志(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上,约瑟夫·道尔顿·胡克的父亲威廉·杰克逊·胡克(William Jackson Hooker)错误的将一张
维奇猪笼草(N. veitchii)上位笼的图片标记为长毛猪笼草。
也在这一年,法国人路德维希(Ludwig van Houtte)将长毛猪笼草的描述发表在了法国出版物《欧洲温室与花园植物志(Flore des serres et des jardins de l'Europe)》上。
1859年,胡克再次讲他对长毛猪笼草的描述和对他的分类发表在了《林奈学会会报(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胡克的插图和描述还被斯宾塞·圣约翰(Spenser St. John)转载在他1862年出版的专著《远东森林生活(Life in the Forests of the Far East)》中。
在B·H·丹瑟(B. H. Danser )1928年出版的开创性专著《荷兰属印度的猪笼草属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中将长毛猪笼草与爱德华猪笼草看作为同一种植物。为此他还修改了对长毛猪笼草的描述和判断法。
形态特征
长毛猪笼草不善攀爬,很少爬到60cm以上的地方。它的茎可长达8m,直径达10mm,成圆柱形。节间距可达10cm。叶片革质带柄。叶片呈汤匙形至长椭圆形,可长达2cm,宽至6cm。叶片末端向内凹陷。各有1~3条纵脉从中脉的两侧分出。笼蔓约有50cm长。
长毛猪笼草的下位笼和上位笼都很小。呈壶形至卵形。捕虫笼可高达25cm,宽至9cm。在捕虫笼前部有一对小于15mm宽的翼(wing),上位笼的翼较不明显。捕虫笼的唇倾斜,连接至盖子基部。捕虫笼内表面有丰富的蜜腺,密度为每平方厘米200~1300个。唇呈圆柱型,约有20mm宽。唇上有发达的唇齿和唇肋。盖子为心形,末端尖状。在捕虫笼盖子的后方有一条不长于20mm的笼蔓尾。
长毛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梗可长达40cm,花轴可达20cm。小花梗为丝状,可达15mm长。萼片为圆形至椭圆形,约有4mm长。
长毛猪笼草全株有茂密的棕色毛被。
生长环境
分布于海拔2300~3240m的地区,大部分生长于海拔3047m。
长毛猪笼草的笼子是一种变态叶,因此它像其他植物的叶子一样也会衰老枯死。一般来说,适宜条件下每个笼子可以存活若干个月。当它已经枯萎时,可以将它剪去,使得整株看起来更漂亮,但这纯粹是为了好看,而与植株的健康无关。
长毛猪笼草无休眠期。
长毛猪笼草的生长适温为25~30℃,3~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长毛猪笼草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猪笼草在高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每天需4~5次。如果温度变化大,过于干燥,都会影响叶笼的形成。
长毛猪笼草为附生性植物,常生长在大树林下或岩石的北边,自然条件属半阴。夏季强光直射下,必须遮荫,否则叶片易灼伤,直接影响叶笼的发育。但长期在阴暗的条件下,叶笼形成慢而小,笼面彩色暗淡。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透气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树皮屑的混合基质。
分布范围
长毛猪笼草常见于基纳巴卢山和坦布幼昆山(Tambuyukon)的山顶附近。长毛猪笼草是所有婆罗洲猪笼草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也只有产于新几内亚的
蓝姆猪笼草(N.lamii)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长毛猪笼草通常生长于长满
水苔的森林和亚高山林中。常生长于其间的灌木和野草中。它生长的相对干燥的土壤上,但周围的环境常常云雾缭绕,空气湿度较高,几乎达到100%。长毛猪笼草也像其他产于基纳巴卢山地区的猪笼草一样,生长于泥炭上。
繁殖方法
长毛猪笼草的种子因为非常细小,因此播种时最好使用泥炭等颗粒比较细的栽培基质,以免种子掉入细缝中。在播种时为了使种子能够均匀地散布在基质上,可将种子与少量沙混匀,再洒到基质上。栽培基质必须保持湿润。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将盆口用保鲜膜封住并戳几个洞。猪笼草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因此放在明亮的地方有助于发芽;但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否则强光导致的高热会杀死幼苗。
长毛猪笼草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芽,约为一个月。发芽后可逐渐降低空气湿度,将保鲜膜上的洞逐渐扩大即可。约半年到一年后,就可以将小苗进行移殖,以免过于拥挤。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材形态:干燥的茎叶,以叶先端之囊状体为主。叶片纸质,多破碎;长圆形或披针形;上面灰褐色而染有紫润,叶脉清晰,下面暗棕色:主脉凸出延长成卷须,约与叶等长,卷须先端连一囊状休。囊状体多已压扁,顶端连一囊盖;外表棕褐色至棕黄色,较皱缩,内表面红棕色至黄棕色,平滑,密布腺点;囊的底部常残存昆虫尸体碎片。
采集: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产地:多生于向阳的潮湿地带。分布广东、广西和海南。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蒽醌甙。
性味:甘,凉。
观赏价值
20世纪开始,猪笼草的观赏价值引起园艺的广泛重视。食虫囊上的鲜红盖子,就像山花样地烂漫,引人注目;阳光下瓶体如同工艺品般晶莹剔透、吹弹可破。欧美地区,把猪笼草为观赏植物已很普遍。我国大中城市的花市场上,也能见到它迷人的身姿。吊盆培植,叶笼捕虫器自然下垂,点缀于客厅花架,悬挂庭院廊道,优雅别致,尽显绚丽风采。
自然杂交
自然杂交种1
N. edwardsiana × N. villosa
别名:
哈里猪笼草(Nepenthes × harryana)
爱德华猪笼草与长毛猪笼草(N. villosa)有着近缘关系,所以它们的自然杂交种的形态类似它们的中间型。它们三者之间的差别有时候很小,很难区分。
哈里猪笼草(N. harryana)最初由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urbidge)于1882年发现。1908年,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 Muirhead Macfarlane)在他的专著中首次描述了它并认为它是一种自然杂交种。B·H·丹瑟(B. H. Danser)也同意麦克法兰的观点,并认为他是爱德华猪笼草与长毛猪笼草(N. villosa)的自然杂交种。
哈里猪笼草(N. harryana)区别于长毛猪笼草(N. villosa)的特点是它的捕虫笼更类似圆柱形。而区别于爱德华猪笼草的特点是它的毛被比爱德华猪笼草更茂密。它们捕虫笼笼肩的位置也不同,长毛猪笼草(N. villosa)的位于唇下,爱德华猪笼草的位于笼子的下部,而这个自然杂交种则处于笼子的中部。但产自坦布幼昆山(Tambuyukon)的长毛猪笼草(N. villosa)可能会于这个自然杂交种混淆,因为产自那里的长毛猪笼草(N. villosa)会长出较长型的捕虫笼,相对而言笼肩的位置就会较接近中部。
哈里猪笼草(N. harryana)分布于宾南邦河上游(Upper Kolopis River)和基纳巴卢山的两个山顶。因为爱德华猪笼草不会生长于山顶,所以一般不会与之混淆。
自然杂交种2
N. rajah × N. villosa
别名:
基纳巴卢山猪笼草(N. × kinabaluensis)
基纳巴卢猪笼草由图拉姆·吉布斯(Lilian Gibbs)于1910年在基纳巴卢山发现。1914年,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 Muirhead Macfarlane)将其称为“Nepenthes sp.”虽然麦克法兰没有对其进行正式的命名,但他认为这个物种是马来王猪笼草(N. rajah)与长毛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最后由仓田重夫(Shigeo Kurata)在《基纳巴卢山的猪笼草(Nepenthes of Mount Kinabalu)》中正式将其命名为基纳巴卢山猪笼草,但是只有一个描述,缺乏相应的模式标本。在1984年和1996年,仓田和J·H·亚当(J. H. Adam)与C·C·威尔科克(C. C. Wilcock)再次将其发表。
基纳巴卢山猪笼草的捕虫笼很巨大,但还比不上马来王猪笼草(N. rajah)和N. × alisaputrana(N. burbidgeae × N. rajah)。基纳巴卢山猪笼草只分布于基纳巴卢山和坦布幼昆山(Tambuyukon)附近,马来王猪笼草(N. rajah)和长毛猪笼草共同的原生地。具体来说,一处位于帕卡岩洞(Paka Cave)附近,另几处位于宾南邦河上游(Upper Kolopis River)西岸的山脊上。唯一一个容易去到的分布点位于基纳巴卢山山顶,海拔2900m的树林(由Dacrydium gibbsiae和Leptospermum recurvum构成)中。基纳巴卢山猪笼草通常分布于云雾缭绕的森林(海拔2420~3030m)里的开阔地中。
基纳巴卢山猪笼草呈现父母本的中间型。在唇上有比马来王猪笼草的更发达的唇肋和唇齿。它的唇的边缘更粗。盖子为圆形或肾形,很扁平。一般来说,基纳巴卢山猪笼草的捕虫笼要大于长毛猪笼草,且笼蔓是从距离叶片末端1~2cm的下表面穿出的,这是马来王猪笼草的一种特点。年龄较大的植株的笼蔓几乎是木本的。基纳巴卢山猪笼草的捕虫笼和叶片边缘都有毛被,这综合了父母本的毛被的特点。下位笼有一对翼,而上位笼通常没有。捕虫笼的颜色从黄色到红色都有。基纳巴卢山猪笼草比它的父母本都更容易长出上位笼。基纳巴卢山猪笼草很容易与婆罗洲的其他猪笼草区分开来。但它也曾在《莱茨领你到食虫植物世界(Letts Guide to Carnivorous Plants of the World)》中被错认为是马来王猪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