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残联”)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在2000年推行“长江新里程计划”公益项目第一期,旨在全国设立200所普及型义肢装配站及培训400名义肢安装技师,创办北京听力语言康复技术学校,培养500名训练失聪儿童的教师,在全国贫困地区设立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培训失明人士称为保健按摩师。
2007-2011年,中残联与李嘉诚基金会再次合作,支持长江新里程计划公益项目(第二期)。配合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实施“假肢服务”、“高科技助残就业”、“
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三个子项目。
假肢服务:本周期计划帮助10万例贫困下肢缺肢者装配假肢(其中,大腿假肢、小腿假肢各5万例);扶持180个普及型假肢装配站建设并培训技术人才;推展重点实施省区(首推河南和广西,最终扩展至20个);开展
肢残预防社会宣传;建立健全贫困缺肢者装配假肢优惠政策及服务模式的长效机制。
高科技助残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就业群体中,
残疾人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是“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群体”。通过该项目,力图帮助残疾人通过接受良好的高科技教育,获得更多的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跨越“数码鸿沟”、实现高层次就业。 本周期计划培训2.4万名残疾人掌握电脑技术,帮助其中逾1万名残疾人提高就业层次和实现自主创业。提高社会对残疾人进入高科技领域就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进一步推进社会融合;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我国有0~6岁的脑瘫患儿约31万,且每年新增4.6万。由于残疾儿童专业康复机构少、专业人员匮乏、康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等原因,很多脑瘫儿童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与康复,失去了早期康复的机会,造成由轻症发展到重症,甚至终身不能自理的遗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本周期计划在30个试点地区,为脑瘫儿童康复机构培训100名康复技术人员;以
引导式教育方式,帮助2000名贫困脑瘫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力求建立脑瘫儿童从筛查、康复到回归社会的“绿色通道”。
实施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的意义在于,不仅给予受助残疾人以特别扶助,还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模式;着力探索残疾人康复、培训、就业等领域保障机制;推动政府和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在更广泛领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通过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精心组织项目实施,打造国际知名的公益项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