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School of Traffic Transportation of Engineering,CSUST)是
长沙理工大学下设的
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1956年4月,湖南省交通学校成立,开设公路工程专业。
1980年,长沙交通学院开办公路工程本科专业。
1982年,长沙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成立。
1983年,开办交通运输管理本科专业。
1988年,更名为路桥工程系。
1990年,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4年,开办工程管理本科专业。
1996年,开办交通工程本科专业。
1998年,入选交通部重点建设学科。
1999年,更名为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2000年,开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2003年,长沙理工大学组建,更名为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获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办测绘工程本科专业。
2005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7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2年,长沙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系成立。
1992年,长沙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系更名为长沙交通学院管理工程系。
2003年,长沙理工大学组建,更名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合并组建
2008年4月,学校院系调整,由交通运输学院和公路工程学院合并成立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0年,交通运输工程被评为“十二五”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并于2015年完成验收获评优秀。
2011年,刘朝晖教授为带头人申报的“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术”创新团队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获批组建“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8年,获批开设“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5个教学系,开设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道路工程系、测绘工程系、交通运输系、工程管理系、土木工程材料系
师资力量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在职教职工18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6人,副教授66人;博士(后)107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11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1人,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交通部 “ 十百千人才 ” 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交通部 “交通青年科技英才”4人,交通部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交通部“吴福-振华”教育奖获得者5人;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杰青1人,湖南省优青1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人选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人选10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5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军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郑健龙、付宏渊、周志刚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郑健龙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吕松涛
国家级教学名师:袁剑波
全国优秀教师:袁剑波、龙科军
国家级教学团队:道路工程教学团队
交通运输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军辉、吕松涛、钱国平
交通部 “ 十百千人才 ” 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周志刚
交通部 “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吕松涛、周志刚等
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郑健龙
湖南省优秀专家:郑健龙
教学建设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湖南省重点专业4个,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湖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交通运输、工程管理、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学院实验中心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其中云塘校区约24200平方米,金盆岭校区800平方米),实验设备2400多台套,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道路桥梁与河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测绘工程、交通工程、物流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道路桥梁与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道路桥梁与河工程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路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湖南省重点专业:道路桥梁与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
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
学科建设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硕士学位专业类别1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1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
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湖南省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专业类别:工程管理
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平台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高校产业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术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耐久性道路工程新技术
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新型道路基础设施
科研成果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年来共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掉计划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60余项,厅局级及其他项目近1100项,进校科研经费达4.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其他各类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20余篇,其中被SCI、E收录论文10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7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0项,实用新型专利27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0余项。
文化传统
学院校徽的外形采用齿轮的造型进行创意,厚重且富有动感,突出大学生的青春活力,朝气阳光。
齿轮也是象征着团结,互相帮助,团队合作,同时突出协同与融合的含义。
外型的六处动感部分也是象征着学院的六大专业版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
内部中心运用阴阳对比,融合交通的道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四个短线,对应四个一级学科,无穷远代表着学科发展无限的可能;院徽中间道路也是代表学院交通特色、道路优先的办学特色。
同时把学院的历程缩写“1956”设计到校徽当中,更具有识别性与时代性。
院徽整体创意设计简洁、大方、富有国际风格、韵味。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