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落日扁是一篇
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片
事理说明文。全文思维严密,说理缜密,各段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举例浅显易懂,生动形象,语言准确、简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原文
我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写的《
使至塞上》这首诗,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读来自然、贴切,全无笔墨雕凿痕迹。但是,从来也没有人从科学的角度加以推敲过。
前几年,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咦?刚升起的太阳竟是略带一点扁的。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恐怕也不会是圆的吧!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后来,眼见又得到了证实。
落日为什么会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密度大的物质里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里跑得快。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的折射。
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原来空气的密度也是不均匀的。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这种密度的差别并不大,通常观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在沙漠或海面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的景色,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空气密度大。因此,处于地平线以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射到我们的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中,像仙山琼阁。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沙漠里的情况则相反。沙石吸热,温度比大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这样,沙石附近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的眼睛,并且形成倒影。这使在荒漠上倍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洲了,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
光的折射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制造出的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见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呢!当然,我们不想以此来奚落王维,改他的佳作也大可不必,诗终究是诗。我们只想用此说明:司空见惯、似乎理所当然的事,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作品赏析
1、结构解析
第一部分(1):由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引出说明对象,得出落日是扁的结论。
第二部分(2-6):举例说明“长河落日扁”的形成原因。
①落日扁。亲眼见。 第2段写作者在大海观日时看到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联想到落日怕也是扁的,并在书里找到了答案,亲眼所见得到了证明。
②筷入水,“折”两段 第3段承上启下。第4段,用筷子实验说明光的折射的原理,引出下段的说明。
③光线曲,落日扁 第5段说明落日扁的原因: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产生折射;折射贴近地面,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④“蜃楼”景,曲线“祸” 第6段写海市蜃楼也是由于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使光线曲折而形成一种自然现象。
③是文章的重点,是课文的中心。①②④是为了更透彻的理解③而举的例子;③是课文的说明对象。①②④是举例说明,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写①②两个例子是为了引出作者所要说明的对象,后面又写了④,④这个例子是不能删掉 (列举大家经常听到又未必了解的“海市蜃楼”成因的例子,是为了补充说明自己的判断的可信性,最终让人信服:落日不是圆的而是扁的。)
第三部分(7):补充说明光的折射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第四部分(8):首尾呼应,得出深刻道理:司空见惯似乎理所当然,但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2、写作方法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课文介绍了有关
光的折射原理方面的知识。开头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写出自己的观点——落日是扁的。然后探究成因,指出太阳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是扁的。接着对光的折射进一步说明,分别写了水中、空气中和沙漠中的折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在此基础上,阐释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的好处。最后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科学与诗歌的不同,指出“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全文按逻辑顺序排列内容,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
2、运用说明方法,增强说明效果。
本文最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说明较抽象、复杂的事物事理,将其变得更具体,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例如为了光的折射现象这一科学概念,作者举了人们最熟悉的例子:筷子入水,折两段。这样就将抽象、复杂的现象解释清楚了。
3、语言简洁准确、生动易懂。
作者简介
李海沧,1941年2月生,上海市人,研究生毕业,代表作品有《最强的光》《长河落日扁》。
作品启示
本文告诉我们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要寻得真理,我们应善于观察生活,培养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
相关练习
1、作者为什么认为“落日”是“扁的”?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它?
答: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例子:②筷入水,“折”两段 ③光线曲,落日扁 ④“蜃楼”景,曲线“祸”
2、说说下列句子的重点词的作用
①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②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答:①运用拟人,突出说明文的生动性 与 趣味性。 ②突出说明文的准确性。
3、作者是如何发现“长河落日扁”的?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答: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这才发现“长河落日扁”的。启示见“作品启示”一栏。
[课文解读·感悟体验]
几年前,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咦!刚升起的太阳竟是略有一点扁的。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后来的亲眼所见,又证实了这一点。
4. 这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另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自行思考)
5. 体味下列句中重点词的表达上的作用。
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
答: '怕”是表推测之意,如果去掉意义变得太肯定,不合实际情况。
相关补充
王维 (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
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
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光速与
入射光线相同 ,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