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南曲俗称南曲,丝弦班。流传于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及宜昌等地,其中以长阳资丘镇最为盛行,约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唱腔分“南曲”与“北调”两类。“南曲”是长阳南曲的主要腔类,“北调”仅存“寄生”一支曲牌。传统的南曲以休闲、自娱为主,演唱形式为坐唱。民间有“竹林七贤”等琴社组织。演唱时,不化妆、无表演,演唱者自弹三弦伴奏。建国后,长阳南曲增加了乐队及表演,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形式。
曲种简介
湖北曲种。原名“南曲”或“丝弦”,1962年改为现名。主要流行于
湖北省西南部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带,其中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资丘镇最为盛行。长阳南曲和湖北小曲一样均与明清时代的南北俗曲及民间歌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曲调从江浙一带以及汉口、沙市、
宜昌等地流入长阳山区,长期与外界隔绝,因而仍然保留着原貌。过去,没有专业艺人,只作为一种业余娱乐形式,在节日、嫁娶、寿诞等喜庆日子由艺友们相聚弹唱。多为自弹自唱的坐唱形式,也有二、三人的对唱。其后又出现了立唱、表演唱形式,演员持板而唱,在以唱为主的同时增加了散白、韵白。伴奏有三弦(主弦)、二胡、琵琶、扬琴、中胡等丝弦乐器。
历史溯源
“长阳南曲”是湖北省地方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曲种,原本叫“南曲”,主要流传于鄂西南山区的长阳、五峰两县境内,其间,宜昌、沙市也有个别人能够演唱个别曲目。早在上一个世纪的1962年,省、地、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山乡,走访艺人,率先对其进行了有系统的挖掘和整理,继而将其搬上舞台演出,并因此而定名为“长阳南曲”。是时,演出效果之佳,以至曲惊四座,人们道是,鸡窝里飞出一只金凤凰。
“南曲”又俗叫“丝弦”,其源祖述于元曲特别是明清的俗曲。早在元季,中国的戏曲即已得到蓬勃发展,同时,戏曲的声腔更在丰富和创新中形成为四大派系,这就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在这四大腔系中,昆山腔尤其以圆润舒缓,婉转轻柔著称,据明人徐渭《南词叙录》记载:它的表演极讲求“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由此听起来更显得“流丽悠远”,特具一种“荡人”的魅力。同时,明清俗曲及其昆山腔中的众多曲牌如[寄生草]、[银纽(绞)丝]、[哭皇天]、[西江月]、[叠断桥]、[清江引]、[西腔]、[剪剪花]、[满江红]、[叠落金钱]等等,也均为“长阳南曲”唱腔的曲目所在。由这些特点看,长阳南曲与昆山腔的南词当有着某种渊源上的关系。
南曲传入长阳的时间,据田野采风,艺人口传,大约是在清代中叶的雍正、乾隆年间,距今约200余年的历史。其开山祖师名叫龚复让(音),由龚复让而下,迄今艺人们大致可数六代,由于南曲长期扎根土家山寨,经过土家族艺人为主体长期演唱实践,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土化”艺术,充分反映了巴里郢腔的土家风情,深得长阳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分布地区
长阳南曲亦称“丝弦”,是鄂西地方小曲中较古老的曲种之一。它主要流布在鄂西长阳和五峰两县,而以长阳资丘镇为最盛,1962年被定为长阳南曲。对南曲的产生发展及来源,尚无系统的考索。仅从南曲艺人所传遗物及已知师承关系来考究,可以认定至迟在清雍、乾之际就已传唱,约有二百多年历史。据其曲牌名称、部分伴奏乐器和某些曲目考察,显然与明清俗曲有着渊源关系。
以长阳资丘为中心,北至乐园,西至枝柘坪、傅家堰,南至五峰,东至都镇湾,是南曲集中传唱区,素称“南曲之乡”。逢年过节、娶媳嫁女、诞子祝寿,以及劳动之余,冬夏之夕,人们相邀聚会,你弹我唱,拍板帮腔,自演自乐,世代相传。
绝大多数南曲艺人是土家族人,他们一般十二三岁开始学弹三弦,演唱启蒙曲段《春去夏来》,艺人们称为南曲的“三字经”。南曲的演唱几乎全部口传心记,间或有手抄唱词及工尺谱本留传民间。南曲无专业艺人,演唱南曲的有农民、手工艺人,也有商人、医生、教师和算命卜者巫师等,或独唱独乐,或群邀共欢,所谓“闲时简板邀明月,醉后渔翁唱夕阳”,真正是大众化民族化的群众文艺。
主要曲牌
南曲的主要曲牌有“南曲头”、“垛子”、“等板”、“渭腔”、“南曲尾”等;与南曲曲牌相联缀的其他曲牌有“浪板”、“马蹄头”、“香炉尾”、“悲腔”、“满江红”、“叠断桥”、“清江引”等。传统的联缀体代表性曲目有《昭君和番》、《扫松》、《秋江》;单曲体曲目多为咏物寄怀的小品,如《舂》、《夏》、《秋》、《冬》等等;北调曲目有《悲秋》、《佳人怨》;新编曲目有《一把三弦》等。唱腔曲牌约30余支,丝弦演奏曲牌约10余支。唱腔曲牌分为“南曲”和“北调”两种腔系,其中除〔寄生调〕为北调腔系外,其他均为南曲腔系。南曲腔系又分为“板腔化曲牌”、“单曲牌”、“小调曲牌”三类。长阳南曲的曲体音乐是以有板式变化体的曲牌联套体为主。此外还有一种单曲体,常以〔寄生调〕一曲反复演唱到底。南曲的基本格式为:〔南曲头〕→〔垛子〕→〔上下句〕→〔数板〕(或其他曲牌)→〔南曲尾〕。也有以〔马蹄头〕开始,以〔清江引〕或〔香炉尾〕结束的。整个音乐运用一板三眼和无眼板(即一字板)两种节拍。在板(云板)的用法上,凡属一板三眼板式的曲牌,均采取“一板三响”(或称“三园板”)的打法,显示出长阳南曲的独特风格。
传统曲目
长阳南曲的传统曲目约 400余个,大多是短篇书目。有描述历史故事的《三国英雄》、《长坂救主》、《孔明祭风》;有富于生活情趣的《数灯》、《皮金顶灯》;有说唱爱情故事的《红娘递柬》、《赶潘》;有写景抒情的《春去夏来》、《悲秋》等。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有《一把三弦》、《歌乡婚礼》、《夜闯龙虎滩》等。
长阳深山藏宝,南曲即为一珍,素被称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山歌、南曲、跳丧舞)之一。它以流丽婉转、抒情荡气和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及鲜明的地方风格,在我国的曲坛享有盛誉,被誉为“郁香的山花”。
流行情况
长阳县西120华里的资丘,当时是清江木船航运的终点,也是长阳、五峰、巴东、鹤峰等货物的集散地,外地先后有六个省的人来此做生意,资丘是长阳南曲流传的集中地区。由资丘上传入桃山、渔峡口、乐园以及与五峰县相通的天池河畔,下传至都镇、县城等地。都镇湾余氏族谱(清·咸丰)中还绘刻有一副唱南曲的画面,名《全家乐图》。此外,宜昌也有南曲艺人,但宜昌的南曲多与“汉滩小曲”相结合,而长阳、五峰的南曲,则是一脉相承。到一九六O年,县城、都镇湾的南曲己失传,唯资丘、桃山、渔峡口尚有南曲艺人八十多位,喜事场中,工作之余仍唱南曲。一九六二年进行系统挖掘以后,县文工团先后创作演出《一把三弦》、《七叶一枝花》、《夜闻龙虎滩》、《女双刀》等新段子,多次出席省、中央文艺汇演,受到城乡广大观众的欢迎。中央、省电台先后播送。长阳南曲己扎根在人民心目中,许多业余宣传队也演唱长阳南曲。
艺术特点
长阳南曲以坐唱为主,自弹自唱,词曲丰富,唱腔优美,原无专业艺人,无表演,少道白,乐器伴奏,三弦云板必不可少,还有横笛,小钗和迎锣。板式为三眼一板,解放前妇女识字的少,因而妇女唱南曲者亦少。长阳南曲词句文雅,绝大部分段子以四字句开头,两个四字句,贯于两个七字句,成为完整的“南曲头”,或以五、七言定场诗开头。从传统段子看,每个曲牌的文字都有其固定的格律,如“湖腔”中的数板部分,句式长短不齐,唱起来格外活泼动听。“垛子”的文字则以四字句为宜,也有少数是七字句的,传统段子多为联曲体,其骨干曲牌有“南曲头”、“垛子”、“数板”、“南曲尾”等,此外还有许多铺助曲牌。如“银扭丝”、“叠断桥”、”叠落金钱”、“清江引”、“马蹄头”等等。联曲的规律是“南曲头”、“垛子”、“等板”,其他铺助曲牌“南曲尾”。长阳南曲的唱腔分两大系,即南曲、北调(又名寄生调),北调是单曲体,其段子没有故事情节,多为怀念抒情。后来,在艺术实践中,吸收了一些长阳民歌,增加了道白,长阳南曲的唱腔曲牌更为丰富,表现力更强,观众更是喜闻乐听。
南曲演唱时有一人弹唱的,有二人对唱或多人齐唱的。也有一人弹奏,另一人击板按拍而唱的。有时,一人击板,几把三弦同奏共唱。或在伴奏中加进二胡等类弦乐,只拉不唱,而在拖腔处给予帮腔,已受到高腔戏曲的影响,繁复闹热,是自弹自唱衍化发展的高级形态。长阳南曲属于文雅一路,故南曲艺人向被视为“高人雅士”,颇受尊敬,待若上宾。民间流传“南曲三不唱:夜不静不唱,有风声不唱,丧事不唱”,很有点高雅自重的派头。
表演形式
南曲唱词常采用主体抒情式,也多有铺叙人物故事的描述体。一般文静优雅,但不难懂,可谓雅俗共赏。例如《秋》一段云:
梧桐叶落,正是新秋,金风一起暑气收,惹动离人思乡愁。白云风动,推出峰头;四邻生肃,雁过南楼。海棠带露多娇美,架上芙蓉乱点头,香风阵阵飘桂蕊,篱边黄菊笑悠悠,鸿雁带露翅皆白,霜打梧桐叶转愁。
这些唱段比之乡间歌要雅丽,较之元明散曲要浅俗,一抹秋天的淡愁,引来长串的景物排比,带来一种优美雅静的氛围,平和协调的意境。平俗,但是很美。
“七句半”则较讲究,比如《春》:
春景悠悠,春燕绕春楼。春风吹拂春杨柳。春水池边卧春牛。游春人儿饮春酒。思春佳人动春愁。叫春香你与我高卷春帘,同上春楼。
几乎每一句要嵌进两个“春”字,藏头、居中,使人联想到元曲家贯云石的(清江引)《立春》:五句曲文,“藏头”是金、木、水、火、土,嵌中是五个“春”字,非精心结构不能至此。这种曲子,很可能源自前代散曲之类,因行文曲丽,配上南曲,是颇吸引人的。
另一类系通俗风格的曲文,如《皮金顶灯》,当是乡间小调,用口语白话叙事摹态,别具情味。文写怕老婆的皮金,回家晚了,受到责罚,顶着灯盏跪在踏板上。面对呼呼大睡的老婆,从一更天哀叹到三更天。兹举其三更时追忆新婚时的一段:
听谯楼,冬冬冬,鼓打三更。想起当时做媒的,不该结下这门亲。选定良辰下聘礼,择定吉日去迎亲。前打灯笼火把,后吹喇叭唢呐,离了我家,去到她家。岳父岳母把话答,她说道:我的女儿胆大,自幼不怕爸妈,你娶将回去休要婆婆喳喳。那时节,岳父岳母的话,全然不听他。娶得新人上了轿,前打灯笼火把,后吹喇叭唢呐。离了她家,来到我家,拦下车马,先拜天地,后拜爹妈。二人吃了交杯茶,红罗帐里来坐下。喜她,爱她,偷眼看她。咔嚓,挨了两个嘴巴……
这段唱词,幽默诙谐,活泼风趣,描写紧凑细腻,富于生活气息。像这类段子,给人另一种美感享受,无序的欢快,纷纭的揶揄调谑,赏心乐事,莫此为甚,具有更多的娱乐价值。
剧目题材
南曲剧目题材广泛,多从前代历史、文学和戏曲中截取而来。如取于《三国》的有《长坂救主》、《关公辞曹》、《孔明拜灯》等,取自《水浒》的有《打渔杀家》、《武松杀嫂》、《宋江杀惜》等,还有取于《西厢记》、《玉簪记》、《琵琶记》、《荆钗记》、 《白蛇传》 、《东周列国志》之中的故事演唱,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以及咏物抒怀、人际应酬的小段落如《贺新婚》、《八仙庆寿》、《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逐渐形成传统曲目。南曲多系短章,尚未见到中篇和长篇。一曲大多五十句左右,较长的如《赶潘》、《永乐观灯》等也只二百句上下。最短的是“七句半”。唱词讲究工整,七字句为主格,不同曲牌有不同唱词格式,这与宋词元曲是相近的。
发展现状
2008年4月11日至14日,由湖北省宜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三峡大学、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长阳南曲学术研讨会在“全国文化先进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行。这是长阳南曲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举办的首次全省范围的学术研讨会。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曲艺家协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江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学者和教授约80余人参加这次长阳南曲论坛。
长阳县自2007年5月起就在积极筹备首届“长阳南曲学术研讨会”,共收到57位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59篇约40万余字,其中51篇入选“首届长阳南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涉及长阳南曲的渊源、沿革,长阳南曲与其他戏曲的关系,长阳南曲的传承和保护等20多个方面。
列入非遗
长阳南曲是湖北地方曲艺中比较古老的一种曲种,其唱词文雅、唱腔优美,其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在曲艺界被誉为“郁香的山花”,是土汉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一朵艺术奇葩。
在鄂西山区的长阳县,人们逢年过节或遇到婚丧嫁娶的时候,往往会唱起一种名为“南曲”的古老曲种,它也被称为是湖北境内的“纳西古乐”,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就让我们去感受这一古老曲种的独特魅力。
您听到的是被称为是湖北境内的“纳西古乐”的南曲表演。据考证,这一曲目种距今已有至少300年的历史。由于南曲的文辞丰富,唱腔优美,它也被称为土家民间艺术中的雅乐。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间艺人田太纯:“离合悲欢”代表了整个南曲的一个说法,我们哪个人家有婚丧喜事到一起来聚会,就唱一唱这个曲子。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更趋多元,会唱南曲的人越来越少。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间艺人田卜栋:“年轻人不爱学学也难,唱也难,三两天学不会,还是想继承下去,但是要有接手的人。”
为了让这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近年来长阳县政府对包括南曲在内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开了抢救式的保护。他们把一些老艺人的技艺、绝活,用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下来,但是这种资料式的保护,并不能使类似南曲这种通过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得到原生态的延续。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田玉成:“如果这种民间艺术在民间消亡了,不存在了,今后我们只能从电子资料库里去欣赏到这些民间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艺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的凋谢和枯竭也只是迟早的事了。”
当地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又进一步鼓励活态传承,主要有家传、师传、村落传承和社会传承四种方式。1999年,资丘镇建立起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并设立“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等多种奖项鼓励政策,长阳南曲这种民间雅乐因此有望得以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