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鳍吻鮈(学名:Rhinogobio ventralis)是鲤科、吻鮈属的一种鱼类。 体长为体高的4.0~4.5倍。为头长的4.0~4.6倍,为尾柄长的4.2~4.5倍,为尾柄高的9.0~9. 5倍。体长且高,稍侧扁,头后背部至背鳍起点渐隆起。背鳍较长,第一根分枝鳍条的长度显著大于头长。下咽齿主行的前3枚齿末端钩曲,其余2枚末端圆钝。体背深灰,略带黄色,腹部灰白。背、尾鳍黑灰色,其边缘色较浅,其余各鳍均为灰白色。
形态特征
背鳍Ⅲ-7;
臀鳍Ⅲ-6:
胸鳍Ⅰ-15~17;
腹鳍Ⅰ-7。
侧线鳞48~49;
背鳍前鳞14~16;围尾柄鳞1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6~21。下咽齿2行,2.5~5.2。脊椎骨4+43~44。
体长为体高的4.0~4.5倍。为头长的4.0~4.6倍,为尾柄长的4.2~4.5倍,为尾柄高的9.0~9. 5倍。头长为吻长的2.0~2.3倍,为眼径的6.6~7.4倍,为眼间距的3.3~4.0倍,为尾柄长的0.9~1.1倍,为尾柄高的1.8~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2倍。
体长且高,稍侧扁,头后背部至背鳍起点渐隆起,腹部圆,尾柄宽而侧扁。头较短,钝锥形。吻略短,圆钝,稍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深弧形。唇较厚,光滑,上唇有深沟与吻皮分离,下唇狭窄,自口角向前伸,不达口前缘。下领厚,肉质。唇后沟中断,间距宽。须1对,位于口角,长度略大于眼径。眼小,侧上位,距吻端较至鳃盖后缘的距离为大或相等。眼间宽,略隆起。体鳞较小,腹部鳞片较体侧鳞小,腹鳍前鳞片向前逐渐细小。侧线完全、平直。
背鳍较长,第一根分枝鳍条的长度显著大于头长,外缘凹入较深,背鳍起点距吻端与其后端至尾鳍基的距离约相等。胸鳍宽且长,长度超过头长,外缘明显内凹,呈镰刀形,末端可到达或超过腹鳍起点。腹鳍长,末端远超过肛门,几达臀鳍起点,其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约与背鳍第二根分枝鳍条相对。肛门位置较近臀鳍起点,位于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后1/3处。臀鳍亦长,外缘深凹。尾鳍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尖,等长。
下咽齿主行的前3枚齿末端钩曲,其余2枚末端圆钝。鳃耙短小,排列较密,分布均匀。肠管约与体长相当,为体长的0.8~1.1倍。鳔小,2室,前室较大,圆筒状,外被较厚的膜质囊,后室细小且长,为前室的1.0~1.2倍。腹膜灰白色。
体背深灰,略带黄色,腹部灰白。背、尾鳍黑灰色,其边缘色较浅,其余各鳍均为灰白色。
生活习性
长鳍吻鮈春、夏季活动范围广泛,常在急流险滩,峡谷深沱、支流出口觅食活动。秋冬季节,因水温降低,逐渐游向峡谷深沱越冬。长鳍吻鮈的主要食物是淡水壳菜、河蚬;其次为蜻蜒目、鞘翅目幼虫及其他水生昆虫。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水域,为金沙江特有鱼类。
繁殖方式
产卵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产卵水温17~19.2℃。生殖群体集群在浅水滩处产卵,产卵场底质为沙、卵石,水深0.5~1米。其成熟卵粒呈灰白色,卵径0.5~1毫米。受精卵膜透明,无黏性,产卵类型和特性与铜鱼相似,属漂流性卵类型,受精卵随水漂流发育。
保护现状
保护措施:受水质污染和人工过度捕捞的影响,长鳍吻鮈数量大幅减少。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先后突破长鳍吻鮈驯养难、驯食难和性腺退化等难点,并于2014年4月21日成功进行了人工催产繁殖。该次人工繁殖长鳍吻鮈共获得受精卵3万余粒,受精率高达83.2%。这些长鳍吻鮈鱼苗长大后,科研人员在2015年进行增殖放流活动,以对其野生资源进行补充。
保护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