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读gé,hé)是一个汉语汉字,部首为“門”。本义为边门,即“大门的小门”,后又与“合”和“阁”的部分字义通用。
文字源流
形声字。《说文》:“閤,门旁户也。”从門,合声。本义指大门旁的小门。《墨子杂守》:“閤通守舍。”引申指宫中小门。《尔雅.释宫》:“小闺谓之閤。”再引申指内室.卧室。《六书故.工事一》:“今人皆以小室为閤”也。”“閤”为门旁小户,“阁”为夹室,义本有别。但后世两字通用,如“闺閤”也作“闺阁”,“阁下”也作“閤下”。表总共义时也与“合”和“阖”通用。“閤家”,也为“合家”或“阖家”。
今作了相应处理。“閤”念gé音限于边门和姓氏义时,类推简化为“𬮤”。
念hé音时,定为“合”的繁体字,只用于总共义和闭义。
基本字义
读gé
①边门,小门。(此义简化为“𬮤”)
如:《说文解字·门部》:“閤(𬮤),门旁户也。”
②姓氏(此义也简化为“𬮤”)
③“阁”的异体字。
屋顶层内的房间,
如:“楼閤”,“閤楼”
读hé
为“合”的繁体字。
①全部,总共。通“阖”。
如“閤家”、“閤計”
②闭
如:“閤眼”
常见词组
閤家,閤家歡
字形对比
笔画书写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閤
【唐韻】【正韻】古沓切,音合。【說文】門旁戸。【正韻】內中小門。【爾雅·釋宮】小閨謂之閤。【疏】閨之小者名閤。【前漢·文翁傳】使傅敎令出入閨閤。【師古註】閨閤,內中小門也。【史記·汲黯傳】臥閨閤內不出。 【正字通】毛晃曰:唐制,天子日御前朝見羣臣,曰常參。朔望薦食陵寢,有思慕之感,不臨前殿,則御便殿見羣臣,謂之入閤。前殿卽宣政殿。便殿卽紫宸殿。立仗必於前殿,喚仗則自東西閤入,故曰入閤。
又門下省以黃塗門,謂之黃閤,長官曰閤老。今俗通呼小室曰閤子。韻會引公孫弘傳:開東閤延賢。師古曰:閤者,小門。東向開之,避當庭門,而引賓客,以別掾史官屬。明周圻名義考曰:閣爲閣之閣。禮內則天子之閣,漢天祿等閣,皆謂重屋也。閤爲閨閤之閤。文翁傳閨閤,公孫弘東閤,皆謂門也。唐志:中書舍人以久次者一人爲閤老,制本省雜事。今輔臣延登曰入閤。稱謂曰閤老,名雖同而義則異,此古今諸家分閤與閣爲二者也。一說自漢迄宋、明,凡祕閣、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東閣、文淵閣,皆非从合,皆不專屬小門。唐太宗引刺史入閣,問民疾苦貞觀制,自今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下入閤議事,諫官隨之。宋太宗藏經、史、子、集、天文、圖畫分六閤,與閣同。今尊稱曰閣下。韓愈上宰相書,皆从閤,由此推之,閤,閣音義通也。毛周諸說非,字彙沿襲正韻,亦非。
又閤閭,船首也。【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
門㫄戶也。从門合聲。古沓切
説文解字注
(閤)門旁戶也。釋宮曰。小閨謂之閤。按漢人所謂閤者、皆門旁戶也。皆於正門之㚈爲之。前書注曰。閨閤、內中小門也。公孫弘傳。起客館。開東閤以延賢人。師古云。閤者、小門也。東向開之。避當庭門而引賓客。以別於掾史官屬也。亦有云南閤者。如許沖云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是也。有云西閤者。如晉書衞玠爲太傅西閤祭酒是也。唐時不臨前殿。御便殿。謂之入閤。謂立仗於前殿。喚仗、則自東西閤入也。凡上書於達官曰閤下、猶言執事也。今人乃譌爲閣下。从門。合聲。古沓切。八部。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腔] hap8 [梅县腔] hap8 [台湾四县腔] hap8 [
宝安腔] hap8 [客英字典] ha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