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北侧,呈东西走向。东起东直门南小街,西止横街。全长348米,宽6米,
沥青路面。 门楼胡同,明朝属南居贤坊,称门楼胡同。清朝属正白旗,沿称。“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与辛寺胡同合称喜报胡同,后恢复原名。现胡同内多为居民住宅。当铺遗址和萧乾寓座落其间。
门楼胡同属东城区北新桥地区,是东直门南小街路西从南往北数的第三条胡同,自东向西沟通东直门南小街与东四十一条北侧的横街,全长348米,宽6米,
沥青路面。
明代,即称“门楼胡同”;“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与“辛寺胡同”合称“喜报胡同”,后恢复原称。
胡同东段北侧有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当铺遗址。此处当铺遗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城堡式建筑,整砖砌成的南院墙高约5米、厚0.6米,面阔43米,硕大的墙体上开有两个街门,分别是门楼胡同3号、5号。街门窄小,在石质门框上装有外包铁皮的木质门扉,门内还有一道可推拉的铁栅栏,西边的街门(5号)甚至建成碉堡形式,上有瞭望台,瞭望台的掩体上有6个瞭望孔,分别朝向东、西、南三个方向;门楣上嵌一石匾,刻有“泰和别馆”、“民国六年建”等字。据说,当年此宅的主人姓李,附近居民称其为“炮台李”。所谓“炮台”,即指5号街门上方的那座瞭望台。
门楼胡同49号,旧时的门牌是18号,在胡同西段北侧,是一座比较标准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院内房屋均为整砖到顶的起脊瓦房,在院子的东南角建朝南的屋宇式街门(俗称“大门道”)。著名学者萧乾1971年搬入此院紧靠“大门道”的一间南房,后因萧乾住房紧张,房管所将“大门道”封堵为一间南房分配给萧乾居住,在“大门道”与东厢房之间的院墙上另辟一个朝东的随墙门(俗称“小门楼”),门楼胡同49号的街门在胡同北侧的一个小夹道内。萧乾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八个年头。
萧乾(1910——1999),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原名萧炳乾,蒙古族,北京人。
萧乾自幼失去双亲,是一个苦命的人,小时候送过牛奶,织过地毯,在北新书局当过学徒,他的学习生涯一直走的是半工半读之路。16岁时,他因在北京崇实中学(今北京第二十一中学)参加共青团而被捕,不久被学校保释,化名萧若萍到广东汕头角石中学任国文教员。“若萍”是否含有“身世浮沉雨打萍”之意,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