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效应
公众事件的记忆
闪光灯效应指对鲜明、重要的公众事件的记忆。具体是指重要事件发生时,人们不仅能记住此事件,还能记住与此重要事件不直接相关的信息,如当时的自己身处何地、与谁在一起、以及在做什么等细节。
概念
闪光灯效应 (flashbulb effect)指个人对引人震撼的事件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又称闪光灯记忆
Brown和Kulik(1977)对人们所拥有的关于某些戏剧性事件(如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鲜活且详细的记忆很感兴趣。他们认为,如果个体认为这些事件令人惊讶且对其生活会产生实际影响的话,那么它们可能激活了一个特别的神经机制,这一机制把这些事件的细节印刻在记忆系统中。
理论观点
Brown 和 Kulik
Brown 和 Kulik(1977)认为,闪光灯效应不仅准确和持久,而且常常包含下列信息:
其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闪光灯效应在其保持时间、准确度和所依赖的独特神经机制这些方面与其它记忆很不相同。
Conway
Conway等(1994)提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认为闪光灯效应依赖于三个主要加工过程和一个备选过程:
Finkenauer
Finkenauer等(1998)提出了一个情绪整合模型(emotional-integrative model)。该模型增加了事件的新颖度和个体对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或个体的情感态度等因素。他们研究了关于比利时国王Baudouin意外死亡的闪光灯记忆现象。那些对皇室表现出强烈同情心的人极有可能体会到闪光灯记忆。
Finkenauer等(1998)强调其模型与Conway等(1994)提出的模型均认可几个关键变量
然而,所有这些因素均可能参与到任何一种记忆形式之中。这促使他们得出结论:“闪光灯记忆是一般记忆机制的产物。但是,闪光灯记忆有许多具体细节构成,有良好的清晰度和保持度。这些事实说明它有一个特别有效率的编码方式。”
闪光灯效应
相关实验
2012年,纽约大学的费尔普斯和赫斯特通过一项持续10年的研究,第一次揭示出闪光灯记忆是如何长期存在于大脑中。
最近,费尔普斯对参与者再次进行研究时发现,参与者对袭击发生时自己所处地点的记忆仍旧存在,但他们已经很难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她说:“参与者地点记忆的准确性高达80%左右,但只有40%的人能够准确回想起当时的情绪。”较差的情绪记忆有助于人们消除灾难性事件带给他们的痛苦。
费尔普斯表示,逼真但不准确的记忆可能是大脑处理改变命运的重大事件的最理想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记忆的延展性拥有很多益处。赫斯特说:“如果一个群体拥有共同的痛苦记忆,这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群体认同感,将所有人紧密团结在一起。”
参考资料
心理学揭示闪光灯效应的原因.生物帮资讯.2012-01-05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49
目录
概述
概念
理论观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