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诗为古诗中注重诗歌的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的一种流派。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
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给闲适诗的定义为:又或公退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
从归隐派诗人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露出一片淡泊闲适之情不难看出,他是闲适诗的鼻祖,但把闲适诗学思想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当属
白居易,他奠定了闲适诗学思想理论基石。 在他的《
与元九书》:“至於‘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白居易给出了明确的闲适诗
诗歌理论。在他的眼里,闲适诗是
讽喻诗的补充。如果说他在设计
讽喻诗理论时完全没有将个人的情感和个人需要考虑进去,是志在“
兼济”的话,那他的闲适诗则开始考虑个人情感的需要,“
独善”目的非常明确。如果说
讽喻诗是政治愿望的体现,带有很大理想成分的话,那么闲适诗并不考虑诗歌的社会价值,而是注重诗歌的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以满足他对个人心灵空间的追求,满足他对人生的形而上学思考。
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需求既表现在人世的社会性需要上,也表现在自我精神超越的个性需求上。这构成了中国诗学的两大源流:一个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诗学观,偏重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和价值,代表性的有孔子的“兴、观、群、怨”理论、
荀子《乐论》的理论、《
毛诗序》等理论,当然也包括
白居易的
讽喻诗理论。一个是以佛道思想为基础的以抒发个人情感(包括个人形而上学思考)为目的的诗学理论。闲适诗学理论即是在后一种背景下形成的。
东汉以后,由于文人个人意识觉醒和个人命运的不稳定,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诗歌形成了一股很大的潮流。其中
陆机提出“缘情”说可以说标志着诗学理论的重大变化。在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诗学理论长期以来受到肯定之后,以个人情感抒发为基础的“缘情”诗歌开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陆机的“缘情”之情,已与“
诗言志”理论有很大差异。他的情,主要是指个人的感情,和魏晋以来文学的自觉和人的觉醒有直接关系。
陆机抒发的情大多是“悲情”,这与他倡导“应、和、悲、雅、艳”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
陆机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在
中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
白居易的闲适诗所谓的“吟玩性情”者,也是以个人感情为基础的。从创作上,
陶渊明对
白居易有重大影响。陶诗流露出一片淡泊闲适之情,可以被看作闲适诗的鼻祖。陶诗的淡泊之情是自然流露,并没有上升到理论,
白居易的闲适诗学思想却有着高度自觉。
闲适诗学思想可以说是
白居易最有独创性的诗学思想,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
白居易后期的诗学观念中,闲适诗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观念,白居易还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闲适美。
“白发任教双鬓改,黄金难买一生闲。”(唐·牟融《游报本寺》)“因过
竹院逢僧话,又得
浮生半日闲。”(唐·李涉《宿鹤林寺僧舍》)“到君居处暂开颜,长爱街西风景闲。”(
刘禹锡《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
温庭筠《
地肺山春日》)等等,这些诗文名句道出了不少文人的心声,为我们透露的是诗人们对“闲”的生活和情态的欣赏与向往。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看众鸟越飞越远了,孤云也向天际飘走了,只有多情的敬亭山相伴着自己。而诗中所写
独坐敬亭山时望鸟、观云、看山的
闲情逸致,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作者】: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唐.
白居易《
官舍小亭闲望》),这首诗以淡泊知足之心,对清爽自然之景,境界不算大,格调也不甚高,但自得自适之情却别有一番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