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河古名天然闸河,是
濉河支流,发源于徐州十八里屯废黄河南。南宋建关二年(1128年)因黄河下游南徙,明弘治七年(1494年)起黄河独流流经徐州夺泗夺淮期间,黄河分洪道之。
据《
行水金鉴》记载,清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为了确保
徐州的安全,及时降低黄河水位,分减黄水,建筑“王家山天然石闸一座,以泄黄涨,十八里屯东西两头,各建天然石闸一座。”东西两道泄洪沟,在虎山腰汇流,至毛场北入安徽省萧县境。闸下无河,黄水漫流而下,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在闸下开河以除水患。即今之闸河,流经江苏铜山、萧县、淮北、宿县,入宿称股河,在王家闸口汇入濉河,全长72.36公里。主要支流有西流河、山河沟、姬沟、濉符大沟等。姬沟北端,蔡里西北,有化家湖(华家湖)水库,应为蔡里湖和土型湖的总汇。蔡里湖,四山环绕,北面山隘龙须横,湖中有旧城址。在蒋疃附近曾发现碑刻“砚墨城南关”。光绪《凤阳府志》称“土型湖”,即古白渎故道,为三国古水利“郑陂下流”。光绪《宿州志》:汉献帝时,郑浑为沛郡太守,水潦为患,百姓饥乏。于相、萧两县界兴陂褐,开稻口,民赖其利,刻碑颂,曰郑陂。《魏志郑浑传》: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灌稻田,号郑陂。境内段园自毛场、石台、新蔡、烈山、宋疃的刘庄入宿县。受益范围为杜集区石台镇,烈山区新蔡镇、宋疃镇、烈山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