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知十
汉语成语
闻一知十(拼音:wén yī zhī shí)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公冶长》。
成语出处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成语“闻一知十”即出自于此。
成语故事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卫国人。他头脑灵活,讲究务实,他不像当时大多数读书人那样自视清高,他很早就经商做生意,成了鲁国有名的富商。子贡又利用自己的财富做资本,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在鲁围和卫国都当过大官。
虽然子贡很有才能,孔子却总认为他不如颜回。颜回聪明好学,很有道德修养,从来不对别人乱发脾气,也从来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孔子最欣赏颜回的,是他能安于贫困,生活俭朴,身居狭窄的胡同,每天只要有一碗饭吃,一瓢水喝,他就非常知足了。可惜的是,颜回死得较早,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留下多少不朽的著作。可孔子就是喜欢他,说:“颜回真是个贤人啊。”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两个人,哪一个强些?”
子贡知道老师的心思,便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颜回能够闻一知十,而我顶多只能闻一知二罢了。”
孔子听不出子贡的话外之音,还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对,你是不如他呀。”
关于子贡与颜回究竟应如何评价,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子贡所说的“闻一知十”流传成为成语。
成语寓意
听到一点知识,马上就能联想到十点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是一种善于学习、灵活思考的表现,这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充分的联想和灵活的思考,这样会使人们进步得更快。
成语用法
成语运用
“闻一知十”原义是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语法结构属于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东汉·祢衡颜子碑》:“知微知章,闻一知十。”
宋代·魏泰东轩笔录》:“上之明睿,可谓闻一知十矣。”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又生个女儿名日小妹,其聪明绝世无双,真个闻一知二,问十答十。”
清代·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后世决狱大师,有能神而明之,闻一知十也者,吾不得而尽知之也。”
现代·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古人云闻一知二,与你说了左转,你便晓得右转,岂不是闻一知二么?”
成语辨析
闻一知十—闻一知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闻一知十”的近义词有“闻一知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闻一知二”是指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闻一知二”实际上也就是“闻一知十”的同义词,也可以说是其变式。两者可以互相通用。“触类旁通”即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参考资料
闻一知十.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7:37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