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警
明代张居正诗作
《闻警》是明代政治家张居正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闻警①
初闻②铁骑③近神州④,杀气⑤遥传⑥蓟北⑦秋。
间道⑧绝须严斥堠⑨,清时⑩那忍见毡裘⑪。
临戎⑫虚负⑬三关⑭险,推毂⑮谁当万里侯⑯?
抱火寝薪⑰非一日,病夫⑱空切⑲杞人忧⑳!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闻警:听到北方蒙古族侵扰中原的警报,以此为诗题。
②初闻:刚才听说。
③铁骑:指入侵中原的蒙古贵族首领俺答率领的骑兵。
④神州:指中原大地。
⑤杀气:战争的气氛。这里指敌人的烧杀抢掠。
⑥遥传:从遥远的北方传来。
⑦蓟(jì)北:今河北省北部一带。
⑧间道:隐僻捷近的小路。
⑨斥堠(hòu):侦察,侦察兵。
⑩清时:清平时期。
⑪毡裘(zhān qiú):毛毡制作的衣服。这里代指北方入侵的野蛮民族。
⑫临戎:面临军事行动。
⑬虚负:空负虚名。
⑭三关:指河北的三个险要关隘,即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
⑮毂(gǔ):车轮的轴心。推毂即推动车子前进。
⑯万里侯:这里借指统领万军的帅才。
⑰拖火寝薪:抱着火种在柴草上睡觉,指当时的统治者不知危难。
⑱病夫:张居正当时告病在家,故自称病夫。
⑲空切:凭空、徒劳地记挂、关切国家的安危。
⑳杞人忧:杞国人忧虑天空会倾落,这本是《列子·天瑞》记载的一则传说,这里张居正用来自况。
白话译文
听到蒙古贵族的军队刚刚践踏中原的土地,战争的消息就从秋天的蓟北沸沸扬扬地传开了。
朝廷的军队必须对偏僻小道严加戒备,加强侦查;本来就是太平的日子,绝不能容许侵略者侵扰。
在战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平日威严的三关险要,偏偏失去了阻敌的作用,现在能推荐谁去担当保卫边疆的重任呢?
国家的这种极其危险的局面由来已久,我这个病人,为此深切地感到忧虑,但自己的见解不被执政者采纳,终究是白白的忧虑啊!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时明王朝正由盛转衰。当时作者正告病返乡,赋闲在家。他之所以要从翰林院编修的任上告病回乡,是由于不满朝政的昏庸腐败。嘉靖年间奸相严嵩长期把持国政,实行黑暗的特务统治,豪强兼并土地,鱼肉乡民,官吏横征暴敛,国家财政危机严重,东南沿海及北方边境外患频仍,而明朝的军事边防却是一片破败。在这种情况下,张居正深忧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特向皇帝上《论时政疏》,提出革新图强的主张,而不被贪图享乐、苟日偷安的朝廷所采纳,他因此愤而告病还乡。正在此时,北方的蒙古贵族首领俺答率兵入侵,战火在河北北部蔓延,北京处于危急之中。消息传来,张居正心急如焚,于是便写下了该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诗的落笔干净利索。
开首两句,点出了当时战火逼近的危急形势。蒙古贵族的铁蹄刚一践踏中原土地,消息就沸沸扬扬地传开了。诗人用这说明当时广大人民对这一件大事十分关注,也就把蒙古贵族的入侵和人民的安宁联系了起来。面对入侵者骄横跋扈的“杀气”,张居正大义凛然,直抒己见。他说,在这时更须监视敌情,严加侦察。清平的时世,绝不能允许入侵者踩躏。一个“绝须”,一个“那忍”,表明了作者寸土必争的爱国之心。
五、六两句,满含着感伤、惋惜、愤恨的情绪。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抨击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只是巧妙地感叹:关卡“虚负”这言外之意,让读者自己去寻思、回味。明朝中期,大地主阶级顽固派尊儒反法,政治黑暗,危机四伏。他们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肆意搜刮,残酷压榨,一副穷凶极恶之态。可是一见侵略者的“铁蹄”,却低头哈腰,跪拜纳献,真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表现了十足的奴才相。张居正在诗中借指责“三关”不攻自破,嘲笑了那些“临戎”逃阵、侵敌如虎的孔孟之徒,那一个敢“推毂”上阵,真是一语破的,问得何其之好。
“抱火寝薪非一日”,是一个深刻的总结。之所以出现令人切齿的“庚戌之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明代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尊儒反法政治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
诗末句表现了张居正“空切杞人忧”的忧国之情,当时作者抱病在家,虽然力不从心,但他却把自己同祖国安危与共的焦虑之情,凝炼概括在这五十六个字的一首诗里。
通篇观点鲜明,态度明朗。抒情有露有隐,议论有棱有角。
名家点评
四川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胡熙绩《中国华诗词鉴赏辞典》:“该首诗从思想的深度和感情的厚度来说,都是很感人的。”
作者简介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是明代著名的宰相、政治家、他在隆庆元年(1567)入阁,后为丞相、万历初年,神宗年幼,他主持国事达十年之久,进行了不少的改革,如清查土地,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一奈鞭法”,裁冗节支,疏浚治理黄河、淮河等。此外,他起用名将戚继光,治军练兵,加强对北方异族侵掠的防御。著作有《张文忠公全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0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