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水仙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制茶方法吸取了
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之长,融合创新,形成了独特工艺,使
水仙茶更耐冲泡,兰花香味更显,汤色更为黄亮。闽南的十几个县、市也相继种植水仙品种,都以永春水仙制法加工成乌龙茶。鉴于水仙茶已在闽南广泛种植加工,统称为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
闽南水仙茶的历史悠久,据《永春地名录》记载;“……湖洋公社是驰名中外的‘闽南水仙茶’的产茶叶区,是全县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乾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闽南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闽南水仙茶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制闽南水仙茶。20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茶”。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