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闽清县社会团体
闽清文联成立于1989年,同年成立县文学协会。20年来,闽清文学创作在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下,日渐繁荣,尤其是2005年以来的这五年,更是发展的“黄金五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文联简介
主要表现:
一、创作队伍空前壮大。现共有各级作协会员60人,其中有半数会员是最近五年新加入的,后五年的会员数是前十五年的总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省级作协会员3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8人,市级作协会员13人(理事3人)都是这“黄金五年”加入的。
二、创作数量大,精品多,个人专著丰。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五年闽清文学作品发表在CN级报刊杂志上的作品,年均230篇(而前十五年,年均只有23篇,年均增加100篇),其中上《福建文学》的有9篇,有二人次获《福建文学》优秀作品奖,一人次获福州市第三届文学奖。还有会员10人出版了个人文学专集,县文联和文学协会共同出版了三集会员作品集《梅溪文荟》。
闽清文学创作之所以能步入“黄金五年”,我们总结了一下有如下几个因素:
一、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本届县委书记、县长均为文科出身,且都钟爱文学,对全县文学事业呵护有加,作为领导,他们的重视主要体现于对文学人才的重用和财政资金的投入。如对两次获《福建文学》优秀作品奖、一次获福州市第三届文学奖的我县某文学骨干提拔到县文联副主席的领导岗位上。这对闽清文学界震动很大,对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再如,县文联和县文学协会共同出版的三集会员作品集《梅溪文荟》,县委书记池宁欣然提笔题写书名,县长王长鹰乐于作序,且出版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负担,极大地鼓舞了会员的创作热情。此外,每年的文学年会,以及请专家来梅讲课、采风的经费均由县财政承当;县长王长鹰在百忙中抽身亲临文学年会,给会员们鼓劲。
二、提供会员发表作品的阵地。一是闽清有张CN-Q的报纸《梅城报》,《梅城报》开辟第四版作为文艺副刊,满足了会员发表作品的期望;二是政府网开辟了供会员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网上发表作品的阵地——《绿橄榄》论坛,由于网上发作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能产生互动,很受会员的欢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三是每二年一期的《梅溪文荟》,提供给会员集中展示作品和收藏作品的机会,故会员们创作更是乐此不疲。
三、选好文学协会的一把手。作为文学协会的一把手,不要求他文学创作的水平是全县第一,但组织协调能力必须是第一,这样才能把文学协会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比如这一任文学协会的会长,我们选了个写作能力、活动能力强的退居二线的正科级领导当会长,依靠他的广泛的人脉关系,为文学协会筹措了不少活动经费。最近,在他的谋划下,还准备成立闽清县“红梅”文学基金会,争取国内的企业家和海外华侨的积极赞助,具体工作正在运作中。
四、努力提高会员创作素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请进来,邀请省、市著名作家到闽清来给会员开讲座,提高会员的创作视野;二是通过网络《绿橄榄》论坛相互交流创作经验和体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6 23:2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