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顶是指
坡屋面与
顶棚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大部分闷顶是空的,如果用于住人,叫
阁楼,也有的用做存放物资。建筑闷顶作为坡屋顶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结构复杂。
分类
建筑闷顶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住人闷顶和保温隔热闷顶两类。住人闷顶,也就是阁楼,一般用于人员居住和储存物品等;保温隔热闷顶,主要是对建筑起保温隔热作用。
构成
建筑闷顶主要存在于砖木结构建筑中,它由砖砌的外墙,承受屋面荷载的屋架或梁等木质承重构件以及屋面等构成。保温隔热闷顶如图《保温隔热闷顶的构造组咸》所示。
①坡屋顶的屋面坡度一般为20°~30°,屋面
防水材料多为瓦材,部分采用石棉瓦、铁皮瓦,少数采用油毡屋面。住人闷顶的屋面上有的还设有天窗或老虎窗。
③保温隔热闷顶的吊顶部分一般由木质的主龙骨、次龙骨和板条抹灰等构成。住人闷顶的楼板部分一般由木质的梁和木板构成。
特点
建筑闷顶具有空间相对密闭、耐火等级较低、使用功能单一等特点。
火灾荷载大
建筑闷顶的
火灾荷载密度一般可达45 kg/m2。北方地区常在建筑闷顶内放置锯末用于保温,更增大了可燃物的数量。用于住人的阁楼,以及作为储存物品使用的闷顶,可燃物品比较集中,火灾荷载则更大。
空间大小各异
建筑闷顶的空间大小一般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建筑开间的大小有关。居住建筑的闷顶,空间相对较小;砖木结构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等,其闷顶的内部空间相对较大,净高大多在2m左右。住人闷顶的内部空间相对较大;保温隔热层闷顶,内部空间相对较小。
开口部位较少
住人闷顶一般都设有上下连通的楼梯,屋顶设有天窗或老虎窗。保温隔热闷顶一般都设有人孔,通常设在楼梯间或走廊两端的吊顶位置:有的建筑闷顶山墙部位还设有通风孔。
电气线路较多
建筑闷顶内部一般都敷设有电气线路,不少因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火灾隐患较大。
火灾特点
建筑闷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空间位置,决定了其在火灾情况下火势发展蔓延和结构倒塌的规律性,以及对灭火作战行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阴燃时间长
密闭性较好的建筑闷顶,如采用铁皮瓦、油毡房盖的闷顶,其内部着火时,初起火灾大多处于阴燃状态,不受外界风向和风力的影响,火势在闷顶内的发展速度较慢,消防人员到场后,侦察中不易找到火点。
充烟蓄热快
火灾时,建筑闷顶燃烧产生的大量烟、热不易散发,会在其内部迅速积聚,当闷顶内部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若有新鲜空气补充,易出现轰燃。
易沿水平方向蔓延
不少老式砖木结构建筑的隔墙只砌至吊顶位置,整幢建筑的闷顶内部相互贯通,火灾时,火势在闷顶内沿水平方向发展蔓延较快。设有双层天棚的建筑闷顶发生火灾时,火势会沿闷顶和天棚的夹层向水平方向同时发展蔓延。另外,一字形和拐角形闷顶,火势一般会同时向两个方向水平蔓延;丁字形、工字形和山字形闷顶,火势一般同时向三个方向水平蔓延;王字形和圆形闷顶,火势一般呈多方向或放射状蔓延。
易垂直向下延烧
建筑闷顶内部发生火灾时,火势在水平蔓延的同时,会通过可燃构件向下蔓延发展,特别是一些简易的吊顶,极易被烧穿,导致火势垂直向下延烧。同时火势也会通过缝隙、孔洞等途径向下蔓延,引起顶层着火,甚至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立体燃烧。
屋顶易倒塌
燃烧时间较长的建筑闷顶火灾,其吊顶或屋顶会发生局部或整体倒塌。屋顶采用小楞挂瓦或没有天窗及山墙设有通风孔的闷顶火灾,以及因火势烧穿吊顶而引起的闷顶火灾,特别是空间较大的闷顶火灾,屋顶会在短时间内被烧穿而导致局部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