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院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
涞源县城广昌大街西侧,创建于东汉,唐时重修。其文殊殿始建于辽代应历十六年(966年)。阁院寺占地5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
历史沿革
记载,阁院寺始建于东汉(25~220年)。
唐代(618~907年)重修。
辽应历十六年(966年),建造文殊殿。
其余建筑均为明(1368~1644年)、清(1616~1911年)时期重修或改建。
建筑格局
阁院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0平方米。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藏经楼,两侧有东西配殿及禅房等。文殊殿是该寺主体建筑,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上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内部梁架为四椽桃对乳袱用三柱。外檐隔扇门上的两块辽代菱花格子窗棂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完好且仍在使用的木窗权。被称为木雕孤品。此外,还保存着辽代以后元(1206~1368年)、明、清多个朝代的窗棂格。殿内东、西、北三面墙上绘有佛教故事。寺内存有铁钟一口,是中国现存唯一有明确纪年的辽代大钟。
主要建筑
文殊殿
文殊殿是阁院寺内的主体建筑,建于辽应历十六年(966年)。平面近于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略小)。殿建在高零点七五米的砖台上,前面为宽大月台。文殊殿系单檐歇山式布瓦顶。梁架采用“四椽袱对乳枇、用三柱”的构架。对檐下斗拱的间距,细部的比例和造型都处理的整齐、严谨而又有节奏变化。前檐当心间柱头铺作的结构,是从坐斗,上内外各出两跳华拱承托在四椽楸下,这是辽代习用的结构方法。各间均为补间铺作一朵,从柱头枋才开始跳出。下面在拱眼壁的部位用驼峰、蜀柱和较小的大斗承托从柱头枋跳出的华拱。这在辽代建筑实例中是比较早的形式。它的转角铺作,是在出两跳角华拱之上又加抹角拱。这在晚唐的建筑中是没有先例的。文殊殿的斗拱用材雄大,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这座殿檐下的彩绘,采用五彩杂间装。在唐、辽建筑实例中,外檐画以青绿彩绘的,尚不多见。彩画中还用了不少金色。
整个文殊殿的大木构件和部分装修,都保持了辽代的建筑手法,且别具特色,在建殿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殿内靠后的两根内柱间,原有一座大塑壁。壁前的砖台上原供着骑狮的文殊主像及牵狮的小像,主像前有二女像侍立两旁砖座前左右还有护卫神像各一尊。这些大型雕塑在十年动乱中尽被拆毁。
殿内东西北三壁上皆是大幅壁面。在“文化大革命”中因用黄泥覆盖,得以幸存。现尚未完全清整,仅从部分剥掉泥皮的墙面上所见,原璧画为一幅贯通墙面的大型构图。东西两壁上是四组坐在莲花座上的画像,莲座两旁皆有像侍立。一面墙宽约十五米,这样大幅面的壁画再配以原文殊像雕塑群组,作为大殿内的主题,其形成的气势是罕见的。
飞狐大钟
阁院寺东南角有一口大钟,钟高1.6米,口径1.5米,重约2吨。口部分铸6个钟耳,钟身铸铭文,有汉、梵两种文字。据钟身铭文记载,此钟铸于辽天庆四年(1114年),是为皇帝和公主祈福铸造的,是中国现存唯一有明确记年的辽代大钟,因钟铭文中有“飞狐”字样,被称为“飞狐大钟”。飞孤大钟音质好,六个钟耳音质略有不同,或浑厚或清脆,用手轻拍,嗡嗡作响,用力撞击,声传十数里。史书称其“浑浑然有太古之韵”,显示了古代的铸钟技艺。
历史文化
①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
② 辽初最典型的官式建筑;
③ 中国唯一的三开间、方形,减柱造殿宇;
④ 代表辽代最高水平的、单体佛像尺幅最大的壁画;
⑤ 现存年代最早的菱花格子窗棂;
⑥ 代表中国古建最高水平的斗拱结构;
⑦ 年代最早的青绿色为主的外沿彩绘;
⑧ 中国唯一的有明确铭文纪年的辽代大钟。
斗拱、窗棂、壁画被称为文殊殿“三宝”。
文物价值
阁院寺的主体建筑文殊殿,其大小构件和部分装修,都保持了辽代建筑手法,有些且别具一格。因此,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实例。
阁院寺保存着辽代以后,元、明、清多个朝代的窗棂样式,堪称“中国古窗棂博览馆”,其中两块辽代菱花格子窗棂尤为珍贵,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菱花格子窗棂。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20日,阁院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通过总投资4500万元的阁院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并计划分三期完成。
旅游信息
从涞源汽车站出发,经开源路、广昌大街后进入阁院路,行驶100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