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1954年11月20日生,辽宁省
沈阳市人,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
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
教学名师。
2016年4月14日,
北京大学召开学部主任座谈会和人文学部、信息与
工程科学部、理学部换届会。当天上午,林建华校长与各学部现任及往届主任、副主任进行座谈,听取关于学部建设发展的意见。座谈会后,人文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理学部换届会分别召开,校领导、各学部新老班子成员、相关院系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林建华向上一届主任班子颁发感谢函,并向新一届主任班子颁发聘书,聘任
申丹为人文学部主任,阎步克、张旭东、
李四龙为人文学部副主任。
《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把
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
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
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融会了现代社会学概念和传统政治概念,从学士和文吏的分合关系入手,阐述了中国“士大夫政治”的演生过程及其理念基础。
《
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对儒者起源问题提出新见,论证了“儒”与古代乐师存在着文化渊源关系,乐师和
史官构成两个文化
子系统,揭示出早期中华
文化演进的一条重大线索;对汉末到南北朝一些重要政治
文化现象进行了论述。
《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引入“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概念,为考察传统官阶制建立了一个新分析模式。通过这个新视角,作者对
周代的爵命,
秦汉二十等
军功爵和禄秩,魏晋南北朝的
官品、中正品、
勋品、将军号、
文散官,直到唐代的文武
散阶进行了细密考察,将之勾勒连缀为一条演进变迁的线索,并对其性质和意义提供了一系列独到解释。进而对整个帝国时代的官僚
等级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划分为五个阶段的分期模式。
《从爵本位到
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对早期帝国品位结构的变迁,提出了一个“爵本位”,“爵一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并从分等分类角度对之进行了
系统论证;书中还利用
新出史料,对秦汉官阶史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考证,使一些前所不详的暧昧史实,如“宦皇帝者”问题、“
比秩”问题等,得以浮出水面,并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
《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叙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
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
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
《服周之冕:
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通过《
周礼》六冕制度及其对历代冕制的影响,探讨服饰礼制与
政治权力的关系,六冕并非真实的
周朝原生礼制,而是《周礼》的建构,反映的是周朝政权与
神权的分配,具有“君臣通用”特点;随汉廷尊儒,中国制度史上出现了“古礼复兴运动”,其间古冕被重新采用;王朝在宗经、复古思潮促动下,重新采用占冕;同时从尊君、实用出发,立足现行品位结构而调整古冕等级;经学家对古冕的不同阐释,也引起了诸多纷争。理性化、世俗化倾向,最终导致了“服周之冕”的低落;本书大量使用形式
排比与
结构分析,用诙谐机智的语言,观察剖析“服饰背后的权力,学术背后的利益”。
《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基于“品位—职位”视角,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
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进而由
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层面,从
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的
二重性出发,对中国古代官阶制的特点、品位结构变迁的重大线索和各个层面,提供了较全面的阐述。
阎步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学历: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7月毕业,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88年7月起,在北京大学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从事科研与教学。经历:1991年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担任本科教学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的
政治与文化,担任研究生教学课程: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度研究。主要著作:《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996年第2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 三联书店2000年7月第1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官阶与服等》,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11月;《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版;《
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译著:《官僚制》,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阎步克生于1954年的北大荒,
工业基地孕育出来的自然多是崇尚
科学知识的孩子,阎步克也不例外。1978年5月,从部队复员进了
沈阳鼓风机厂的阎步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年,他会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历史,并与此结下一生的缘分。相继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阎步克,在1988年留校任教。北大每年评选“十佳教师”,这是学生给教师的直接认可。阎步克曾在1999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这一称号。在阎步克看来,史学是一门学术。它既有着科学的精深严谨,又像艺术一样美妙动人。
北大国学研究院的毕业课(《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5日 06 版),庄建) 北京大学国学院研究院2012届博士生
毕业典礼。简朴。墙上,一条写着仪式主题的横幅,桌上,每人一纸杯白水;隆重。就在刚才,北京大学国学院研究院院长
袁行霈说:“把
博士服穿上吧!”穿上了博士服的学生,与平日比起来,更添庄重。教师席上,是博士生的导师们,知名学者
严文明、袁行霈、
蒋绍愚、
邓小南、阎步克……“同学们毕业了,替你们快乐!”阎步克由衷地祝福着学生。“坐冷板凳的事,说起来容易,做不容易。相信同学们四年的感受、领悟,得到的,除了博士学位以外,还有另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