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断面形状分为梯形和三角形两种。为节省作业力,还可构筑齿形防坦克壕。即在壕内每隔5米留一个1.5~2米宽的土台,其除土量比梯形防坦克壕减少约20%。防坦克壕的断面尺寸各国不尽相同。中国规定梯形防坦克壕口宽4.5~5米,底宽3~3.5米,深2~2.5米。积土堆于两侧,高0.3~0.5米。美军规定梯形防坦克壕口宽4米,深1.8米。积土堆放在壕的己方一侧。苏军规定梯形防坦克壕口宽5~7米,深2米。积土堆放在两侧。防坦克壕通常构筑在受敌坦克威胁方向的平坦地形上或小于15°的缓坡上。多与地雷或其他障碍物结合,构成
障碍物配系。一般情况下多构筑梯形防坦克壕,如时间紧迫、作业力不足或为了便于己方坦克实施反冲击,可先构成三角形防坦克壕,尔后视情况再扩挖成梯形防坦克壕。土质松软时,壕壁要被覆。在
抗登陆作战中,构筑于岸滩松软土质中以块石做壕壁被覆的防坦克壕,又称为阻绝壕,有封闭式和断绝式两种。在土质坚硬地段,为提高作业速度,多采用机械与爆破结合的方法开挖。为便于己方步兵借助防坦克壕打击敌坦克,可在壕内构筑射击工事;为防止敌方利用防坦克壕进行隐蔽、集结、机动,可在壕内设置地雷、铁丝障碍物。
一般情况下多构筑梯形防坦克壕,如时间紧迫、作业力不足或为了便于己方坦克实施反冲击,可先构成三角形防坦克壕,尔后视情况再扩挖成梯形防坦克壕。为提高构筑速度,可采用机械和
爆破法开挖。如土质松软,壕壁要被覆;如土质坚硬,不便挖成标准防坦克壕时,可用其他障碍物加强。
为便于己方步兵结合防坦克壕打敌坦克和防敌人利用防坦克壕进行隐蔽、集结、机动,可在壕内构筑
射击工事和设置地雷、铁丝障碍物。
防坦克壕出现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运用。在197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根据戈兰高地的地貌特点构筑了防坦克壕,并将积土堆放在防坦克壕己方一侧(高约3米),造成叙利亚军队架设坦克冲击桥的困难。后被军事评论家称为“戈兰壕”。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的炸药管道系统,将管道预先埋于地下,适时装填炸药,在敌坦克临近时,突然起爆,可快速构成防坦克壕。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机械爆破成壕系统,采用挖掘沟槽设置条形装药的方法开挖防坦克壕,其作业速度快,成壕形状较好,还可适用于在冻土条件下作业,从而使防坦克壕在战争进程日益加快的条件下得以广泛运用。
1942年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了第二次疯狂地进攻。11月23日,德军占领克林,27日,又占领了离
莫斯科仅有24公里的伊斯特腊。莫斯科处于危急关头。按照上级命令,作为莫斯科后方的伊万诺沃,动员全市人民在城外加紧修筑防御工事。国际儿童院的保育员以及大班、学龄班的学员们集体出动,修筑防(反)坦克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