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鼓书
一种传统民间艺术
阳城鼓书是一种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阳鼓书的发源地,阳城鼓书有许许多多的经典传唱曲。
阳城鼓书分类
有两种 ,一为“阳城鼓书”流行全县;一为“盘亭鼓书”流行于阳城县横河、李圪挞一带山区。传统书段有《包公案》、《刘公案》、《五女兴唐传》等数十种
代表作
阳城鼓书是在阳城县民间传唱不衰的一种乡土文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今天,我们特意为大家奉上这道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味文化小吃,请您品尝
阳城鼓书《姐夫送小姨》编剧:韩石多刘建才表演:崔国强张林荣酒天龙陈爱军等
乙: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唱腔高亢嘹亮、饱满酣畅,“秦腔吼起来”被列为陕西八大怪之一。我们就一起来聆听党伟锋先生带来的秦腔选段《祖籍陕西韩城县》
党伟峰:秦腔《三滴血》选段《祖籍陕西韩城县》
丙:云蒙、析城俊秀雄奇,九女仙台碧波荡漾,蟒河山水如入画屏,皇城相府声名远扬。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我县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天南海北的人们。你看,那又是谁在阳城的青山绿水间流连忘返
唱腔代表作
上党梆子《芦苇河畔徐海东》描写了徐海东在町店战役期间,与当地老百姓之间的军民之情,与妻子的夫妻之情,以及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今年是徐海东将军110周年诞辰,而町店战役是革命先辈留给阳城人的一笔宝贵创作素材,用艺术形式再现将军的革命风范和丰功伟绩,是我们的一大心愿。”阳城县人民剧团团长程永良说。从2009年10月开始,由阳城县京华企划服务有限公司和阳城县人民剧团共同推出的上党梆子《芦苇河畔徐海东》进入紧张的排练。“这是阳城县人民剧团1947年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原创剧目。由于剧本是原创,剧中每个人物的动作、唱腔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的,尤其是主人公徐海东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更是精益求精。”该剧导演李宪法说。
《芦苇河畔徐海东》作为一部现代戏,与传统的上党梆子相比在艺术表现上进行了探索开拓。李宪法说,《芦苇河畔徐海东》在舞台设计上力求新颖别致,通过艺术处理手段的多样化及写意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观众有全新的视觉感受。舞台背景通过光与电的神奇变幻,将观众带进了芦苇河,带进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在唱腔设计上,则融入了阳城道情、中庄秧歌、阳城鼓书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在阳城影剧院演出期间,常常是台上演员大声唱,台下观众跟着唱,台上台下唱成了一片。
“作为县级剧团演员来说,同样渴望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人物形象,这次机会非常难得,我们很珍惜。剧团需要通过打造剧目树立品牌,我们也需要通过演绎剧目的人物形象提升自己。这样剧团才有发展空间,队伍才有发展前途。”该剧主演之一程乾柱道出了全团演职员的心声。
《芦苇河畔徐海东》的上演不仅仅在阳城县城产生了极大反响,在应邀参加晋城市第五届“赵树理杯”优秀剧目展演后,在晋城市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预定该剧目的下乡演出意向已有二三十场,而且北京、香港等地也不断有人发来邀请,希望《芦苇河畔徐海东》能在当地上演。作为投资方,京华企划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卢朝阳说:“我们不会满足于现在的成绩,在听取专家意见和观众反映之后,将再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修改,使该剧艺术质量再上一层楼,竭尽全力把《芦苇河畔徐海东》打造成上党梆子现代戏的精品力作。”
鼓书来源
戏曲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汉代,山西就呈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周围活泼着诸如有趣戏、电影、歌舞戏、百戏、才干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在那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型。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进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幻想也是全国的戏琥尽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决“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核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今朝全国所发觉的元代戏台,根基上都在山西晋南。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躲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官方艺进,又斗胆地把北杂剧唱腔尽行鼎新,把胡琴、锣鼓、唢呐等接收进戏曲,出格是出于换板式的需求而加了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呈现了“蒲州梆子”戏。后由蒲州梆子别离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尚进情相连络,就又慢慢组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此外,山西的戏琥剧种单一,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光临分之一。山西的职业剧团此刻有二百多个,年夜业人员达一万五千进。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博采滋长,再加上地舆、汗青等原以冬慢慢成长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进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和“晋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09:08
目录
概述
阳城鼓书分类
代表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