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话属于
粤语的一支,为粤语高阳片。阳江话与
高州话在
声韵母系统有相通之处,但在声韵调组合上则有差异。阳江地区的方言,主要有阳江话和
阳春白话两种,都属
粤方言高阳片中的一种
次方言。阳江话以阳江市区的阳江话为代表,据老一辈的人说,阳江话又以阳江城三铺街的话最为正宗。阳春白话以阳春市区的春城白话为代表。在阳春白话中,又分为以春城白话为代表的春中白话,以
双滘白话为代表的春西白话,以岗美白话为代表的春南白话,以春湾白话为代表的春北白话。以上这些都属粤方言
阳江市位于广东西南,东与
江门市的
恩平、
台山市交界,北同
云浮市的
罗定市、
新兴县及
茂名市的
信宜市接壤,西接
茂名市的
高州市、
电白县,南临南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
天露山屏障,西北有
云雾山环绕。在地形上带有一点与世隔绝的意味,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与外界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阳江形成了其独特的
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语言。
阳江自汉以来属
高凉郡(今高州)管辖,为俚人居地。隋唐时俚人发展为大规模
部落联盟,冯冼家族为当时的实际统治者。即使后来俚人被汉化或迁徙,
俚僚文化依然作为一种底层
文化积淀下来,成为
漠阳文化的的一个深层组成部分。亦因此,阳江方言内包含大量
高州话因素。直到今天的
阳江话中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古越文化痕迹。
阳江话的词汇保留了许多古代词汇,如在阳江话里“走”是“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渠”是指“他”。同时阳江话还保留了许多
古越语词汇,如稻田或水田在古越语中称“那”,“那”字起首的地名即为水稻
分布区。而阳江“那”字的地名很多,像“那龙”、“那洛”、“那栋”、“那霍”、“那格”等;“洞”也属古越语地名,阳江有“随洞”、“儒洞”等;还有,猪圈称“猪騄”,柚子称“仆子”,青蛙称“蛤”等。
阳江话的语法与广州话的语法大同小异,让人感觉差异大的只是
虚词与
语气词的些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