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黄 病症名。黄疸之属湿热者。见《伤寒微旨论》。《景岳全书·杂证谟》:“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由湿热蕴蒸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证见发热烦渴,身目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色深如浓茶,伴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腹胀胁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化湿热。热重于湿者,用
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大柴胡汤等;湿重于热者,用
茵陈五苓散等。参见黄疸、湿热发黄条。
阳黄”为从热化,与脾、胃、肝、胆有关,如功能失常,可导致内湿的生成。热为阳邪盛,正邪相搏而发病快,似属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由于肝细胞发炎,不能摄取血中的间接胆红素加以处理使其变成直接胆红素,加之肝细胞内溶酶体释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可部分重新分解成间接胆红素返回血中,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高,如超过2.0mg% ,则巩膜、皮肤黄染。由于间接胆红素较难通过
毛细血管壁,此时透过表皮组织观察皮肤色泽鲜黄如桔色,似属于中医学所说的“阳黄”类,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如常用的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其中茵陈含叶酸,对于肝有好处,茵陈主要增加胆汁分泌,有退黄作用;栀子有利胆作用,可降血中胆红素;大黄有促进肠蠕动,不利粪(尿)胆素原的重吸收,而减少肝肠循环。
黄疸的发生,主要是湿邪为患,如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或外感湿热之邪,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湿邪壅阻中焦,则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
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的输送排泄失常;湿邪郁遏,导致胆汁浸入血液或溢于肤肤因而发生黄疽。阳黄者,阳盛热重,平素胃火偏旺,湿从热化而致湿热为患,熏蒸肝胆。其临床表现特点为: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病较急,病程短;常伴有身热.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小溲赤涩不利;舌苔黄腻,舌质红,脉见弦数、弦滑或濡缓。其病理性质属阳热实证;在病机上有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以及湿热并重之别;在病位上有湿偏于中上焦,湿热偏于中下焦,以及湿热弥漫三焦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