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遏作用
生物学术语
阻遏作用是指基因的表达在信使RNA合成(转录)阶段为特异的调节因子(阻遏物)所抑制,使细胞内特定的酶或酶系合成率降低的现象。
当特定的代谢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加时,阻遏物就被活化,而相应结构基因群(操纵子)的特异物质的产生就受到抑制。比如:对与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有关的酶系,如果细胞内色氨酸浓度增高,阻遏物活性就增加,产生阻遏,色氨酸合成率就下降。因此如果给与使细胞内色氨酸浓度降低的条件,相反地会使阻遏解除(derepre-ssion)。如果再给培养基以高浓度的色氨酸,则很快地又观察到阻遏。氨基酸、核酸的碱基等低分子物质的生物合成系统通常可见有同样的现象,称受这样调节的酶为抑制性酶。另一方面,在诱导酶的场合,或在噬菌体基因的蛋白质合成等的场合,在没有特定的代谢物质的条件下发生阻遏,而存在诱导物质或特定的代谢物质时阻遏解除,通常称这种阻遏解除过程为诱导。
阻遏作用repress'son生物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当某一最终代谢产物已大量存在时,有关生物就一与调节基因发生相互作用使有关的酶停_止进行合成此一产物的过程若通过调节基因的突变,使此自我调节机制失效,这样可使某些产物,如氨基酸一可大量合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3 20:1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