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库勒火山
新疆于田县的火山
阿什库勒火山,亦称阿什库勒火山群,位于新疆于田县南部约120千米处,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东南部,火山岩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活动火山区之一。盆地内部由阿什库勒,乌鲁库勒与沙格斯库勒三个咸水湖分割,映衬出轮廓清晰的阿什库勒火山群。
位置境域
阿什库勒火山,亦称阿什库勒火山群,位于新疆于田县南部约120千米处,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东南部。
地理环境
地质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主要由康西瓦断裂及阿尔金断裂构成,康西瓦断裂是青藏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断裂,阿尔金断裂除西南段也是两个板块的界线。阿什库勒火山群位于阿尔金断裂与康西瓦断裂弧形交汇处。弧形构造是中昆仑山区内第一级构造,是青藏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挤压应力集中区域。阿什库勒盆地的形成是由于阿尔金走滑断裂在转向弯曲部位,局部拉张形成的断陷盆地。
地貌
阿什库勒火山火山岩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活动火山区之一。
水文
阿什库勒盆内部由阿什库勒,乌鲁库勒与沙格斯库勒三个咸水湖分割,映衬出轮廓清晰的阿什库勒火山群。
地质灾害
阿什库勒火山群火山灾害主要包括爆破式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碎屑物,溢流式火山作用形成的熔岩流以及火山地震、冲击波和火山气体等。熔岩流是阿什库勒火山群最重要的火山灾害。
熔岩流灾害:熔岩流能到达的地方,都是高危险地区,因为高温炽热的熔岩流几乎对所有生物极其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全新世以往的熔岩流,由于受地形制约,基本沿斜坡和低洼沟谷呈扇状、带状展布。据火山作用特点和火山周围的地形情况,熔岩流灾害区主要在盆地的东南部,是熔岩流灾害的主要危险区。
火山溅落堆积物:以本区最大火山大黑山火山为例,如果再次发生火山爆发,可能的规模大致和以前相近,火山碎屑溅落堆积物,火口半径约250米,锥体底部半径为600米,从火口向外约600米范围内,是高度危险区,该区域主要是火山弹、熔岩饼、围岩碎块及粗粒级火山渣坠落堆积区。
火山空降堆积物:马蹄山火山是本区唯一一个发现空降堆积物的火山,马蹄山火口半径约180米。喷发柱高度、持续时间、风向和风速决定空降堆积物的灾害范围,鉴于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大颗粒火山渣影响范围在火口附近,也就是说马蹄山锥体附近是高危险区(由于被覆盖,未给具体距离),而细颗粒的火山灰受顺风影响,可能超出阿什库勒盆地。
火山灾害研究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区分出不同火山产物的喷发机制与喷发过程,通过对已有火山作用过程的研究,探讨未来可能发生的火山灾害类型与规模,进而制定出可供政府决策者与公众参考的减灾方案与措施。阿什库勒盆地是无人区,最近的村庄为普鲁村,距离阿什库勒盆地北侧边缘硫磺达坂约32k米。火山溅落灾害和熔岩流灾害局限于盆地内,可以说对人们生命财产以及建筑物的危险很小。但随着现在自驾旅游的兴起,突然的喷发会对自驾火山区的人造成危害。火山空降物灾害主要受风向影响,如果发生南风,可能对盆地北侧的普鲁村造成危害。
主要山峰
阿什库勒火山群火山主要有大黑山、阿什山、乌鲁克山、椅子山、牦牛山、迷宫山、月牙山、马蹄山,东山、西山,隐山,高台山峡谷火山,牦牛山北峡谷的熔岩溢出口以及数以十记的小火山渣锥。本区火山机构类型总体为中心式喷发和裂隙-中心式喷发。
单一火山基本为中心式喷发,中心式喷发可分为两种:一种喷发具有斯通博利式和夏威夷式喷发的特点,主要有大黑山、阿什山、乌鲁克山、椅子山、牦牛山、迷宫山、月牙山和马蹄山等,另一种喷发为夏威夷式喷发,与夏威夷火山所不同的是并未形成熔岩盾,形成坑状的熔岩溢出口,有的边缘发育有火口相的溅落堆积物,其中牦牛山峡谷北侧台地上的熔岩溢出口最为典型,西山和东山熔岩台地未见火山锥体,亦有可能为溢流式喷发。
裂隙-中心式在本区多见,主要为链珠状的小火山,喷发方式为斯通博利式,分布在乌鲁克湖北侧湖滨、乌鲁克山向北流动的熔岩流上,以及牦牛山北侧熔岩流上。
相关讯息
1951年5月27日上午9时50分,阿什库勒火山群发生火山爆发,第一次爆发时只见一个山头上发出轰隆巨响,接着烟灰像一条大圆柱似的自山顶冒出,接着又连续爆发了3次,每次只隔几分钟,未发出巨响,只有烟灰上冒。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2 13:48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