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罗兰彗星(Arend-Roland comet、C/1956 R1)由西维恩·阿兰德(Sylvain Arend)和乔治·罗兰(Georges Roland)两位天文学家于1956年11月8日在比利时的皇家天文台所发现的,为一颗
非周期彗星。
简介
在1957年4月8日通过近日点以后,阿兰德-罗兰彗星出现了一条很明显的逆向彗尾(彗尾的方向朝向太阳),彗星最大亮度达到-1。1957年4月21日彗星最接近地球,距离为0.57天文单位(AU)。
阿兰德-罗兰彗星的轨道为双曲线,表示它将永远不会再度进入内太阳系。
由于这一颗彗星是1956年发现的第八颗彗星,所以起先被命名为阿兰德-罗兰彗星1956h。因为它是1957年第三颗通过近日点的彗星,所以又被改名为1957III。最后这颗彗星被
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命名为C/1956 R1(阿兰德-罗兰彗星),“C /”显示它是一颗
非周期彗星,而R1显示它是天文学家在九月上半月发现的第一颗彗星。
发现
1956年11月,位于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开始使用双筒摄星仪进行微型行星的观测。1956年11月8日,比利时天文学家西维恩·阿兰德(Sylvain Arend)和乔治·罗兰(Georges Roland)在检查底片时首次发现阿兰德-罗兰彗星。当时这颗彗星的视星等为10等,具有清晰的彗核和短彗尾。这颗彗星被天文学家早早发现也让后续的观测活动和设备可以提前作好充分准备。
天文学家迈克·P·肯迪计算出阿兰德-罗兰彗星的轨道资料,并预测该彗星将于1957年4月8日通过近日点。由于彗星相当明亮,所以他预测阿兰德-罗兰将在北半球四月份的夜空中成为耀眼的天体。阿兰德-罗兰彗星在12月初距离太阳为2.5天文单位,距离地球为1.7天文单位。直到二月为止,阿兰德-罗兰彗星都会位于双鱼座的位置,当时它的亮度已达到7.5-8等。
阿兰德-罗兰彗星在四月份通过近日点,彗星尾部的长度达到了15°。彗星尾部外观并不一致,1957年4月16日和5月5日时彗尾形状类似丝带;1957年5月29日时彗尾则分裂成三条。彗星到4月22日时还出现了突出的异常彗尾(或称反向彗尾),横跨了5°的距离。这条反向彗尾于4月25日时长达12°,也是最长的时候。这条反向彗尾在4月29日后就已经消失了。
阿兰德-罗兰彗星通过近日点之后,彗星的亮度迅速变暗。五月初时彗星的视星等为5.46。到了1957年5月8日时彗星的亮度已经下降到了7等,远低于裸眼可以看见的极限。5月29日时它彗星的亮度下降到8.55等。
阿兰德-罗兰彗星是天文学家第一颗试图进行无线电频率观测的彗星。然而,这些努力均告失败。直到1973年的
科胡特克彗星之前,天文学家并未成功对彗星进行无线电波频率的观测。
阿兰德-罗兰彗星是
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纪录片《仰望天空》于1957年4月24日首播时的主角。
轨道性质
阿兰德-罗兰彗星的轨道为双曲线,表示它的速度足够脱离太阳的引力,将永远不会再度进入内太阳系。天文学家观测彗星的时间长达520日,可以进行精确的轨道计算。然而公转轨道要素分布呈现波浪模式,可能受到引力之外因素的影响。此外,彗星可能起源于星际空间,而不是奥尔特云。因为轨道资料包括非引力的变化,所以有些不同的数值产生。(见下表)
近日点时间 (T)1957年4月8.03232 ET 1957年4月8.03201 ET
在近日点时,彗星估计释出7.5 × 10公斤/秒的灰尘,并释放约1.5 × 10 分子/秒的气体分子。天文学家认为一个剧烈的爆发发生在4月2日,当时是彗星通过近日点的6天之前。彗星从1957年2月6日至3月1日之间释放出粒子,形成了反向彗尾。估计彗星释放到黄道带的尘埃总数介于3 × 10至5 × 10公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