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列昂捷夫(Alexei Nikolaevich Leontyev 1903.02.05-1979.01.21),前苏联心理学家,出生于苏联莫斯科,逝于苏联莫斯科。
人物生平
列昂捷夫毕业于实科中学,1924 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同年进入国立莫斯科大学心理研究所,担任 L.维果茨基的助手,并和 A.鲁利亚一起实验研究了激情反应问题。1931 年,乌克兰成立了心理研究所,他迁到哈尔科夫领导乌克兰神经心理研究所发生心理研究室,并主持哈尔科夫师范学院心理教研室的一个小组专门研究活动的动机、人的活动的结构与发生问题,同时期,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哈尔科夫心理学派。1934 年,他回到莫斯科,在心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36 年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主任,1942 年起任该校教授。30 年代末期,他从活动观出发,开始着手研究心理反映的起源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于 1940 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卫国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莫斯科的红军部队。1942 年任疏散的心理研究所所长,并在斯维尔德洛夫克斯市郊领导一个医院,与同事一起研究恢复动作机能问题。
战后,列昂捷夫领导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学研究室,与同事一起研究各种活动形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动机问题。他在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了儿童心理学部,领导研究学前与学龄儿童心理学,心理发展的动因与规律性等问题。1956年起他兼任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1966 年他创建了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并担任系主任。同年,第 18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他担任了该次大会的主席。在他的倡议下,列宁格勒、基辅、梯比里斯都相继创办了心理系。他还建立并领导了莫斯科大学有关知觉的大型实验室,并创办了《莫斯科大学心理学报》。
活动学说
列昂捷夫作为维果茨基的助手,接受了维果茨基提出的关于高级人类心理过程的文化历史学说,该学说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列昂捷夫与维果茨基和鲁利亚由于共同研究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的起源,从而创立了前苏联最大的心理学派 -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该学派除了说明人类心理的过程外,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心理过程的发展。列昂捷夫特别注重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对儿童及其发展的研究中去,指出发展的最终产物是属于社会文化历史性的,而非遗传性那样,列昂捷夫在心理学与生物学之间人了明确的区分。在 R.B.温 1961 年编辑出版的《苏联心理学》一书中,列昂捷夫提出:“自然界中人的意识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并随着社会与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质变”。他认为个性的产生并非一个自然的过程,行为的结果与社会关系有关。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关键性的因素。列昂捷夫在上述的基础上提出的活动学说、意识学说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学说,在前苏联心理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把活动定义为:被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社会职能的各种动作的总和。概括起来,他的活动学说有四个基本特点:人的一切内部活动都来源于外部活动。
外部活动的作用
人的心理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但它并不象镜子一样,这是由于有了活动使主体和客体互相转化。活动在主客体转化中起了中介的桥梁作用。
心理学既要研究内部活动(如思维活动、记忆活动……等)也要研究外部活动。内部活动是在外部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他认为,要想科学地研究心理,只研究脑、感觉器官、研究外界对象作用的物理特点是不够的,必须研究活动。
内外活动的相关关系
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内部活动乃是外部活动的内化。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他主持了一些感性反映问题的研究,指出了听知觉与视知觉过程的积极性,运动成分在感官现实某些方面的作用。他提出一种听觉理论,即是将合成的动力纳入刺激的分析里。例如列昂捷夫同不能估计音高的人在一起工作时,他让他们唱出音符,开始是高声,后来就默默地唱了。列昂捷夫指出这种练习可以改善他们的听觉。
列昂捷夫对由于技术、历史和和文化的演变造成心理进展规律发生变化也感兴趣。新的生活条件不仅引起动机和情感的反应,而且也引起记忆,心情、实际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关系的反应。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的迅速化加快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幼年时起就积累知识必然导致概念思维的早熟。这个论断与古典心理学背道而驰,特别是与 J.皮亚杰学派相对立。
担任职务
他于 1966-1969 年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68 年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77 年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
修改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埃尔克斯和多德森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效果对动机的定量依赖关系,称为埃尔克斯 - 多德森定律。按照这个定律,动机越强烈,效果越好。效果有一峰值,它在一定的动机范围内仍旧保持着,形成一个“平顶”。但是,当动机超过某个限度的时候,效果则不佳。
列昂捷夫修改了埃尔克斯 - 多德林定律。按照这个定律,效果动机曲线在过了“峰值平顶”之后,逐渐降到零。也就是说,在强刺激下,思维几乎陷于停顿,创造活动失去了用理智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列昂捷夫的修正是:在某种条件下,如面临死亡的威胁,创造主体的思维反而变得特别清醒、敏捷和富有创造性,因此,埃尔克斯 - 多德森曲线在下降经过零点以后,又出现了振幅很高的峰状突起,这是由意志行动的作用引发的。
个人著作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阿·尼·列昂捷夫将其几十年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的理论总结,写成《活动、意识、个性》一书,试图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来重新解释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作者提出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活动”概念,并以此为发端构筑了自己的活动理论,力求寻觅一种新的认识论根据,来说明人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主体性。这本书所提出的观点,并不只是苏联心理学某些基本原则的简单延续。作者既遵循了三四十年代苏联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又独辟蹊径,努力探索新的方法论体系。书中的许多观点,不仅对于心理学,而且对于其他许多理论领域的研究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