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可能会增加个体间对营养、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但这经常被群体存活力的提高而抵消,因为群聚具有保护自身、发现资源或调节小气候或微环境条件的能力。群聚有利于种群的最适增长和存活,群聚的程度,像整体密度一样,随种类和条件而变化。因此,过疏(或缺乏聚群)和过密一样,都可能有限制作用,这就是群聚的阿利氏规律(Allee principle of aggregation),依著名的行为生态学家W.C.Allee而命名。
种群内部迟早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集群,这是大多数种群内部结构上的一个特征。这种集群是个体群聚的结果,群聚可能是①对局部生境或景观差别的相应;②对天气昼夜或季节变化的响应;③是生殖过程的结果;或④是社群性吸引(见于高等动物)的结果。
动物有一个最适宜的
种群密度,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上图概括了阿利氏规律:(A)表示种群小时存活率最高(对某些种群来说是这样的);(B)表示种群中等大小时最有利,过疏过密都有害。此规律可指导保护珍稀动物,即:将动物引种到其他地区时,要保证其种群有一定密度;还可指导人类社会,如城市人口密度要适宜,过疏、过密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阿利(W.C.Allee,1938)认为,即使在无明确的社会组织的低等动物群中,由于集群对个体产生有利影响的结果,证明在种种生活现象中,中间密度是最适宜的值,称之为原始协调,可看作是动物社会生活进化的基础。因此一般把种种生活过程中存在的最适密度称为阿利氏原理(Allee′sprinc-iple),把集群的有利效果称为阿利氏效果(Alle-e′seffect)。此外在实验种群中,从一个世代到下一个世代的繁殖率(每一雌体平均次世代成雌数),在中间密度为最高值时,称为阿利氏型密度效果,如最低密度为最高值时,则称为果蝇(Drosophila)型密度效果,对于后者,如果创造更低密度的条件,因交尾频率的减少而使繁殖率降低,结果就不是本质的区别。繁殖率的数值显著降低、大于或小于最适密度的值,一般称为过密(overcrowding)或过疏(un-dercrowding)。也有人把造成下一代个体数最高的种群密度称为这个种群的最适密度,这个概念不同于阿利所说的最适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