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志跋绥夫
俄国颓废主义文学流派作家
阿尔志跋绥夫(Михаил Петрович Арцыбашев,1878年10月24日—1927年3月3日)俄国散文作家、剧作家、政论家,俄国颓废主义文学流派的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作品中展示了个人享乐主义
人物生平
1878年10月24日生于哈尔科夫省的一个没落的小领地贵族家庭,很早失去母亲。童年因生病导致一侧耳聋,后来又患上结核病,中学五年级后辍学。16岁时曾试图自杀。1894年开始在哈尔科夫的《南部地区》等省内报刊上发表简讯、报道和短篇小说。1897~1898年,在哈尔科夫绘画学校学习,1898年去彼得堡报考艺术学院,但因没有中学毕业证书而没能考入,留在彼得堡谋生,在《彼得堡报》、杂志《小丑》等刊物发表漫画、幽默小说等。20岁时热恋结婚,3年后因性格不合而离婚。1901年发表短篇小说《巴沙·图曼诺夫》正式开始文学生涯。十月革命爆发后,因无法理解布尔什维克,难以接受革命带来的转折,于1923年以出国治疗为由到了波兰,成为《为了自由》报的固定撰稿人之一,在1923~1927年间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涉及对布尔什维主义的抨击,对社会生活和文学生活的看法等。逝于华沙。
阿尔志跋绥夫早期创作的很多小说《巴沙·图曼诺夫》(1901)、《血》(1903)、《戈洛洛博夫上士》(1902)等都反映出受L.N.托尔斯泰晚期作品的影响。中篇小说《兰德之死》(1904)可视为作者早期创作阶段的结束,遵守教规的主人公之死也标志着作者脱离了托尔斯泰的道德学说。1905年革命改变了阿尔志跋绥夫作品的主题与情调,他通过创作对这场革命作出回应,短篇小说《一天》的情节正与1905年1月事件有关,而短篇小说《人浪》(1907)则融合了莫斯科起义、“波将金号”的故事以及塞瓦斯托波尔的水兵起义情节,给出了对于革命的一份完整理解,认为革命如同按照永无休止的生理性节奏涌动的一种浪潮。阿尔志跋绥夫小说中的革命情节凸显谋杀、自杀、枪杀的内容,侧重描写死亡的过程,包括抽搐、断气、颤抖、腐烂等各种细节。
1907年面世的长篇小说《萨宁》是阿尔志跋绥夫获得关注度最高的一部作品,主人公萨宁认为首先要满足人的自然欲望,且并不与人性的愚昧以及丑陋的生活方式作斗争。由于享乐主义在当时民众对革命的希望崩溃的背景下成为逃避心理危机的出口,《萨宁》的基调与当时的社会情绪相符,得到读者的异常欢迎。当时的大多数批评家因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带有反社会性而指责其作者背离俄罗斯文学的民主与道德理想,阿尔志跋绥夫甚至因作品中的色情描写而遭到法庭审判。
阿尔志跋绥夫在20世纪初创作的小说,例如《关于嫉妒》《不治之症患者们的病室》等,则在多方面表现出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和哲学家N.哈特曼的影响。阿尔志跋绥夫在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作品是中篇小说《站在中间的女人》(1915),作品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深受喜爱的I.S.屠格涅夫笔下的姑娘形成了一种苦涩而讽刺的告别。
在华沙生活期间,阿尔志跋绥夫出版了作品集《阳光下》(1924),并将发表在《为了自由!》报上的文章结集为《作家札记》(1925)出版,另外还有文集《稠李》(1927)在作者去世后面世。
在剧作方面,1913年上映的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嫉妒》获得极大成功,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另有完成于1914年的《战争》,完成于1916年的《敌人们》。阿尔志跋绥夫的最后一部剧作是在华沙面世的四幕剧《魔鬼》(1925),作者称其为“悲剧性的闹剧”,作品意在谴责革命的手段与后果。
阿尔志跋绥夫通过确认个人权力价值的《萨宁》而被载入俄罗斯文学史册,俄罗斯文学传统体现的是个体意志服从于社会意志,阿尔志跋绥夫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世界观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由于作品含有大量描写死亡、腐尸、兽欲等的情节,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在苏联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重新得到出版。
主要作品
作品有:《萨宁》、《狂人》、《血痕》、《朝影》、《绝境》等。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新兴文学典型的代表作家,流派是写实主义,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极致。
阿尔志跋绥夫的著作是厌世的,主我的;而且每每带着肉的气息。但我们要知道,他只是如实描出,虽然不免主观,却并非主张和煽动;他的作风,也并非因为“写实主义大盛之后,进为唯我,”却只是时代的肖像:我们不要忘记他是描写现代生活的作家。——鲁迅
参考资料
阿尔志跋绥夫,M.P..《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0 13: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