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芒丝
司汤达创作长篇小说
《阿尔芒丝》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贵族青年奥克塔夫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最终服毒自尽的故事。
内容简介
主人公奥克塔夫出身贵族家庭,才貌超群,是上流社会里的出色人物。但他落落寡欢,对周围环境难以忍受,只有表妹阿尔芒丝是红颜知己。阿尔芒丝是个被收养的孤儿,性格坚强,与贵族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奥克塔夫与阿尔芒丝由于情投意合而彼此相爱。后来奥克塔夫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两人的爱情波折。奥克塔夫的母亲弥合了他俩的裂痕。但婚后不久,奥克塔夫听信了别人对阿尔芒丝的诽谤,离家出走,在前往希腊途中,因痛苦失望而服药自尽。
创作背景
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复辟贵族的倒行逆施激起他的强烈仇恨。他把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复辟倒退的波旁王朝称为“发臭的烂泥”。作为大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地位不稳的中小资产阶级一个谋求出路、切望改善地位的知识分子,司汤达深切地感到拿破仑帝国更适合他的需要。而波旁王朝不仅违反他的一贯的政治信念,也直接损害了他的切身利益。这种社会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以波拿巴主义的批判态度去对待复辟时代。因此,反对复辟倒退一一成为他率先创作《阿尔芒丝》的鲜明的批判意图。虽说到1827年他写《阿》时已年逾四十四岁,“许多风暴、激情和失望都过去了:那照彻革命雅火的少年时代、雅各宾党的宣誓、拿破仑的大军、焚烧中的莫斯科”,但他斗志犹存。他与一些资产阶级文化人为伍。经常在自由派的文艺沙龙里评论时事,以具有大胆深刻的思想著称。正是在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激烈斗争中,形成了他先进的政治立场、观点,锻炼了他善于透观社会现象中内在政治意义的敏锐目光;也正是复辟时期受压制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深刻的反对派情绪。这些条件使他在走上创作道路后很快显示出思想的深刻与批判的特色。《阿尔芒丝》是司汤达向贵族阶级发起的第一次进攻,也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文学见解在小说创作中第一次表现,这对他创作高潮的到来在思想和艺术方而作了初步准备。
人物介绍
奥克塔夫
奥克塔夫是贵族阶级的逆子,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青年人。他像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个著名的王子那样具有“硕长的身体”、“高雅的举止”,还有一双“乌黑的美妙无双的眼睛”。他毕业于著名的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他聪明颖慧、才智高超、博览群书、出口不凡,是一个出色的人物。他虽拥有贵族头衔、高贵门第、巨额遗产这些在上流社会被视为荣华富贵的条件,但却对这些无动于衷。他的种种行为、思想与本阶层格格不入,他的种种行为与思想被所属的贵族阶级排斥,这更增添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忧闷,从贵族阶层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它是完全是一个本阶层的边缘人。
奥克塔夫是司汤达小说中“边缘人”形象的第一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边缘人”的特征和心态。作为与社会处于对立状态的人,作为贵族阶级的佼佼者,奥克塔夫是忧郁而痛苦的:一方面,理智和历史观使他产生了负罪感;另一方面,复辟王朝的现实,本阶级其他成员的表现又使他厌恶与失望。他极为遗憾地意识到他“所看重的东西”,即旧的秩序即将失去,又极为不安、极为惶恐地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东西”,即新的革命的到来。他感到他属于“将要失败的一方”。他说:“我们就像是基督教行将征服一切的时刻那些异教的祭司。今天我们仍在迫害别人,因为警察局与财政大权在我们身上。但明天也许受迫害的就是我们。”他的反叛也在于他敢于同自身阶级决裂,却因为贵族的软弱性而无法把自己的愿望变成坚强的行动,所以只能陷入犹豫之中.这是王政复辟时期法国青年普遍的现状。“对外在的现实生活的反感与对自身存在的厌倦”是其忧郁的根源。最终他以自杀的方式,一种逃避世界的方式,在激流中退却,在无声无息中消亡。这使他免受无穷的精神折磨和痛苦,从此逃离这个无可奈何的世界。由此可见,在当时像他一样的“边缘人”向往超越而最终无法超越时,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作为人生的谢幕。
小说主人公奥克塔夫是个世纪病儿。他除了在精神上患了世纪流行病,在个人生理上也有毛病;因而他对自己的痛苦与忧伤难免遮遮掩掩,讳莫如深,弄得别人莫名其妙,就连深爱他的母亲和阿尔芒丝也揣摩不透。司汤达是人物心理分析和描述的高手,他让这两个青年的爱情悲剧和奥克塔夫充满悲剧的短短一生,在人物之间疑心重重、不断猜忌中展开,让故事始终笼罩着神秘的气氛,这正是这部小说的魅力之一。
阿尔芒丝
阿尔芒丝是奥克塔夫的表妹,温柔美丽,聪慧机智。年轻的阿尔芒丝孤苦伶仃,虽然住在姨妈的府邸,但却时时感到寄人篱下,因而少言寡语。在沙龙里总是坐在一旁小椅子上,默默地观察着。她在行为上处处小心谨慎,但仍然免不了要遭到周围的贵族妇女的挑剔和攻击。她习惯梳个简单发型,她们就在背后议论阿尔芒丝是博尼维夫人出钱雇来作陪伴的仆人。博尼维夫人虽然表面上着对她还算关切,但只要阿尔芒丝办事稍不利落,马上就会看到夫人极其难看的脸色。阿尔芒丝常为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和在贵族社会中受到的屈辱,独自在床上哭到深夜。
阿尔芒丝性格坚强、举止优雅,在周遭满是自以为是的贵族的庸俗的环境中能保持纯朴、真挚的感情,但她同时却改变不了寄人篱下的孤女命运。既无显赫门第,又无丰厚财产。在一个贵族社会中,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边缘人。因此,孤独随时笼罩着阿尔芒丝,让她有着判逆与妥协的双重人格,二者交融渗透,此消彼长。反抗和妥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反映出阿尔芒丝的心态。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司汤达把奥克塔夫的故事安排在复辟王朝时代,这正是法国19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曲折与倒退的时期。被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在哥萨克刺刀的保护下又回到了巴黎,并进而企图恢复革命前的封建贵族土地所有制与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统治。在封建势力这种倒行逆施的过程中,1825年波旁王朝的御用工具“无双议会”通过了向革命时期流亡国外的贵族赔偿十亿法郎的法案,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事件。司汤达在1827年把这个事件当做这部小说故事的历史背景,本身就具有尖锐的社会政治意义。而且,他又在这个背景上,展现出“1827年巴黎沙龙的几个场面”,实际上就是制作出复辟时期贵族社会的缩影。他通过粗略但清晰的线条,勾画了一些贵族社会的人物,表现出他们那种陈腐的精神状态和逆潮流而动的意志愿望。他们在一个已经扬弃了他们的世纪里回光返照、苟延残喘,然而却自以为是在迎着旧朝代复兴的伟大的曙光,他们在法国这片土地上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根基、他们的财富与力量,但他们仍生活在自我陶醉之中,以祖先、血统、门第这些早已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而自傲,以装腔作势来掩盖他们的虚弱与贫乏,用虚荣的、硬撑门面的办法来掩盖他们的寒酸与破落,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早已经是一个“最缺乏生命力的阶级”,然而他们却顽固地梦想恢复早已被大革命彻底清扫了的旧秩序,自不量力地要扭转历史的车轮,从他们的人品与私德来说,他们绝不是一批为垂暮的盛世殉道的悲壮激昂的人物,而是一群没有见识、没有崇高的感情、没有纯正的趣味、空虚无聊的小人。在他们之中,卑劣的感情、“坏心眼”、邪恶与阴险、自私自利等则到处可见。这就是奥克塔夫所处的、也是他与之对立的社会环境。
奥克塔夫的个性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是整部小说的基础,而奥克塔夫与阿尔芒丝的爱情故事与感情纠葛,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这一基本矛盾的一种外延。这不仅因为奥克塔夫与阿尔芒丝的结合,他个人生活的幸福,并没有使他摆脱由于个性与社会环境的矛盾而产生的忧郁,他的命运并没有因爱情而有所改变,仍然是按这一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必然方向走向结局,还因为他与阿尔芒丝之间存在着隔阂与误会,而这种隔阂与误会正是由于奥克塔夫与社会环境对立而产生的,是他在自己所厌弃的社会中有了一种过分的敏感而造成的。在这里,司汤达首先显示了一种对社会历史的兴趣,他首先想要表现的是社会历史的内容,而不是两性关系的内容。
当然,奥克塔夫作为贵族社会的一个成员,何以与自己的社会如此格格不入、如此对立?这是一个问题,对此,司汤达作了可信的交代:他是一个受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哲学家影响的贵族青年,而18世纪启蒙哲学所提供的理性王国的理想与19世纪并不理想的社会现实的对照,形成了19世纪青年不满现实的“世纪病”的根子。这在司汤达的时代本来就是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至于在奥克塔夫身上,则是这样一个矛盾:精神上受了狮子的哺育,偏偏却身落在狼窝里。这样一个矛盾在复辟时期是无法解决的,因而,奥克塔夫的痛苦也就不可能得到缓解。对于司汤达来说,这既是他所要描写的一种社会现实,也是他要进行社会批判的一种手段。他正是要通过奥克塔夫身上的矛盾来对复辟时期的贵族阶级进行批判。他想说明,贵族阶级衰朽没落、陈腐顽固、倒行逆施,即使是在贵族社会内部,也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强烈厌弃。
艺术特色
第一,对现实生活场景逼真的描绘。即注意细节的真实。这种描绘不是以描写装饰、景物取胜,而是着力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例如十六章里描写沙龙一行人夏夜在簇围着昂地利山岭的幽谧的栗树林中缓缓散步的场景。小说中给人们深刻印象的这种场景此伏彼起,并且形成“链式”的紧凑结构。前一个场景总是为后面的场景作铺垫,突出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第二,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采用同一环境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言行之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个性。《阿尔芒丝》篇幅不长,而其中几个主要人物栩栩如生。虽然同为贵族却面目各异;既突出描写了贵族阶级的逆子奥克塔夫的清高孤傲,郁郁寡欢;又着力描写了一群新老贵族的骄傲自负,卑鄙庸俗狡猾狠毒。
第三,不该重对故事情节的精描细绘,往往两三笔粗略带过,象绘画中的大写意,而对于人物的塑造特别注重心理描写的细腻、深刻,犹若工笔画。这个特点在最后一章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一对于奥克塔夫上船后打算一死时的心理,作者反复描述他的反悔、自责、坚决为爱而死的决心,层层深入。而交待他的死仅用了一句:“一服事先准备好的伴和着洋地黄和鸦片的毒药,平静地把奥克塔夫从这种如此不宁的生活中解脱开来。”进而描写他死后的家庭状况时,更是简单的惊人:“不久,德·马利维侯爵寿终正寝。阿尔芒丝和德·马利维夫人也进了同一个修道院当修女。”
第四,在《阿尔芒丝》中,对这样一个以爱情的主题反映让会现实政治的故事,司汤达是用朴素的文笔流畅地表述出来的。他不追求华丽词藻和堆砌肖像描写,但用词精确,只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人物的性格。譬如C侯爵夫人一一奥克塔夫一行去拉雪兹神父公墓遇见她时,这位“可爱”的太太说她来此地“寻找灵感”一一仅一句就把这贵妇人矫揉造作和俗不可耐的性格完全表现出来。作者对于复杂情节也力求简笔描写,主要烘托环境气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本人的政治倾向。
第五,主人公的塑造着重心理描写,但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繁琐的渲染。作者采用心理分析、独白、异常言行等技巧,即总是把人物性格作为特定的环境和情势下一种必然的反应,并且又反过来投射在当时的生活场景中变化相应的言行一一这种将心理活动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描绘,是司汤达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一个重要手段。男主人公奥克塔夫正是这样塑造的,在他身上寄托了司汤达民主平等的理想,使他成为“小说中最光辉的一个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作品影响
司汤达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阿尔芒丝》的创作中率先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尽管作品还存在一些缺陷,但瑕不掩瑜,《阿尔芒丝》仍然放射出不可磨灭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光辉。它对于司汤达此后进行一系列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起了初探作用。
作品评价
奥克塔夫是司汤达的头一个化身,这是浪漫派的一位英雄,岂止完美,而且一尘不染,绝无19世纪还能见到的那种平庸或兽性的痕迹。
——[法]罗杰·尼米埃
《阿尔芒丝》这本书有点被忽视,我认为这不公正。人们赞赏的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甚至《吕西安·勒万》,以及无与伦比的《亨利·布吕拉尔的一生》。但我知道某些文学家,文学大家,偏爱《阿尔芒丝》。爱情由于受到阻碍和约束使人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更为炽热。司汤达似乎想告诉读者,最大的挫折会激起最强烈的感情。在司汤达笔下的所有恋人中,奥克塔夫大概是最热烈的。
——[法]安德烈·纪德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和文艺评论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最具独创性、最复杂的作家之一。他被后人尊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现代心理小说之父”……他留给世人的巨大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小说,数十篇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著名的作品有《红与黑》和《帕尔马修道院》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4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