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斯的一年》是作家申赋渔和他的女儿申杭之共同完成的随笔集,记录了他们在法国旅居的一年里,以
阿尔萨斯为中心,行走在欧洲大地的所见所闻所感。申赋渔用朴素又浓烈的文字,记下了在阿尔萨斯的一年里,感受到的欧洲大地最寻常不过的生活趣味、人文风景。他笔下的法国,不是走马观花的通常游记,而是着眼于中法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给出了一个了解法国乃至欧洲的独特视角。申杭之则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记录下了她在法国一所国际中学上学的一年里的见闻和感受,中法教育的异同。她以一个早慧敏感的女孩不同于成年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写她的法国学习生活,写得妙趣横生又给人留下很多思考。
2012年,申赋渔作为《南京日报》派驻法国的记者,与到法国做访问学者的妻子,带着12岁的女儿申杭之,在法国南部阿尔萨斯旅居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们以阿尔萨斯为中心,游历了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瑞士、卢森堡等国家。父女二人交互写作,互为补充。申赋渔说,《阿尔萨斯的一年》这本书全是在法国写的,“一开始没打算出书。我只不过觉得把在法国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挺有意思。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启发,让我们真正去认识当下法国人、欧洲人的生活。”
《阿尔萨斯的一年》有点特别,算不上风情游记,也不是深刻的人文哲思,它的特色在于生活化。申赋渔与申杭之父女交互写作,为了区别两位作者的内容,父亲的文字是惯常的黑字,女儿的则用绿色标示,欧洲的这一面与那一面,奇妙地融合。左眼清新、右眼沉郁,读《阿尔萨斯的一年》,看到更亲切、生动的欧洲。
申杭之写下了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艾丝波娜纳蒂中学上初一的奇葩学校生活。她文笔扎实,不幼稚、也不故作深沉,就是自自然然地说啊说,显露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宁静单纯。法国人的散漫原来是从小炼成的。一堂课就别想安安稳稳地上到底,总是会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和自由自在的打闹给打断,老师气急败坏地嚷嚷“这是我见过最差的班”。隔壁班说,“本纳莘夫人也这么说我们呢!”男生们很无赖,说脏话、乱插队、考试作弊、拦着人要钱买零食,甚至因为调皮放火烧掉了体育室和草坪;可是他们莫名其妙地又很绅士,跟陌生人热情地打招呼,称呼女生为“小姐”,欺负女生会受到全体鄙视,真是奇妙的矛盾综合体。书里最好玩的部分,是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青葱爱情,小小的年纪,男生和女生已经开始为爱苦恼了,小男生捧着玫瑰花,在校园小径上向心仪的女生单膝下跪求约会,最终还是被拒绝了,真是个浪漫、悲伤的故事。
与申杭之轻松的学校生活不一样,申赋渔以记者身份观察的欧洲要沉重许多。就像
茨威格在《
昨日的世界》里表现出的恋恋不舍,欧洲最好的日子已然随着旧时光成了泛黄的记忆。申赋渔漫步在法国的街头,街上似乎总是有很多人,很多的失业者和游行示威,
欧债危机的影响在持续,整个欧洲都在担忧未来,不仅是阿尔萨斯,在
柏林、在
布拉格、在
苏黎世、在
巴黎和
布鲁塞尔……申赋渔遇到许多抱怨的人,还有很多在那里打拼的中国人,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努力。幸而人们大多乐观开朗,他们很快抛开忧愁,喝着啤酒、晒着太阳,开始聊家里的狗和孩子,还有周末打算去哪里玩。欧洲最美的不是大城市,而是广阔的乡村,与世无争,静谧闲寂。欧洲人顽固地保留着小资小调的生活气息,未尝不是一种把时光留住的最好方式。
两位作者的角度不同,并没有让全书结构突兀杂乱,反而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和谐。“布拉格的基调彻彻底底是卡夫卡的小说”,这句话出自12岁女孩之口,简直令人惊艳。待看到后半部分“布拉格:风情与人情”,申赋渔说
卡夫卡赋予了布拉格灵魂,读者便恍然明白申杭之的话的由来。父母与子女的影响原本就是点滴的长久浸润。